王建平:杨柳河断想|散文 2024-05-10 04:34:39 郝加献:我的青春,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留在了纺纱厂|散文 文/王建平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杨柳河:属岷江水系,原为都江堰外江的一条自然河流,因两岸广植杨柳树得名。杨柳河上自从清道光年间起建造有“德通桥”、“观澜桥”、“万安桥”、“女儿桥”等数十座,河水流经温江、双流、新津……一,杨柳河的味道在人们的记忆中,杨柳河的味道是在不停地变化,包裹原野的情愫。又是暮春三月,小草泛绿,河两岸的桃、李、杏、梨花越开越盛,此刻,遍地的油菜花赶热闹来了。放眼河岸“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婉若“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于是城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影晃动,花花绿绿时隐时现,都带着一副好心情沿杨柳河行走,心闲气静。一股股香气扑鼻而来,是一种清清的,淡淡的,浓浓的味道,你的五脏六腑在味道里浸润;用手情不自禁地捋几把路边的小草,抚一抚可人的花朵儿。一位小女孩慌忙从随身包里摸出一小玻璃瓶儿,瓶口对着空中。她对身边弟娃说,她要把清香装在瓶子里储存起来,带回去让生病了不能前来踏青的小敬同学闻一闻。她这样做也不知能否储存成功?不远处的养蜂人忙前忙后,笃定不想放过春天的尾巴。从蜂箱里挤出的味道随意与花草的清香交融,清香中自然就有了丝丝甜蜜。进入初夏,农家菜地里黄瓜、四季豆、丝瓜、茄子吊起来,地边的小男孩随手摘下一根黄瓜来,右手拿瓜在左边衣袖上两擦两擦,送入嘴里,嚼出声响,脆生生越响越远,往往会让过路人停下脚步,闻味生津。从杨柳河长长的河流上空飘出酒窖的味道,也飘出豆瓣作坊味道,是他们的那些窖那些缸又出货了。他们用自己收获的粮食,自己制作的器具,自己配制的酵曲,自己摸索出工艺,酿造出的豆瓣有的叫“九里香”,有的叫“鹃城豆瓣”。他们开始是自我享用酿造出的豆瓣,炒“回锅肉”,蒸“东坡肘子”,烧“麻婆豆腐”,拌“夫妻肺片”。酿出的酒自己喝,喝得津津有味,喝得酣畅淋漓,后来醇香越飘越远。有人走进农家小院,主人把酒缸盖子掀开,舀上一大碗,端给你,说是请你品尝一口,提点意见啥的,结果,你的手不松碗,碗沿不离口,眨眼间酒被你喝光,碗现底了。曾经温江的“东宫”牌白酒与果酒系列榜上有名,如今的“金温江”系列酒又创新辉煌。谁要说杨柳河的味道在餐桌不像城里的餐厅那样讲究,那就错得太离谱了,一路下去,“毛风鸡”、“温江酥糖”、“程抄手”、“韩包子”、“麻辣肉片”、“舒肘子”横扫江湖,这些餐馆没有星级酒店的华丽装饰,没有特别精致的餐具,没有过多繁杂的作料,没有花哨的品相,灶台简易,用粗瓷大碗用自家食材,用口口相传的制作方式,烧出的饭菜味道令高档酒店也刮目相看,每道菜有每道菜的味道,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味道,不像桶装食品从流水线下来的千桶一味。再往下游走,你会赶上那里的一茬接一茬的“河鲜美食节”。“扁舟舣待济通津,水落鱼梁出锦鳞。”是清代诗人徐长发赞新津河鲜的佳句。“河鲜美食节”上最具地域特色的是“黄辣丁”,原汁原味,味道鲜美。“炸小鱼”煎炸中一定是先丢一把辣椒入油锅,顿时就会浓香四溢。当下杨柳河的味道不再是谈温论饱,更关乎精神,是一生的记忆。成都的“赖汤圆”、“龙抄手”等早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舌尖上的成都,永远离不开杨柳河元素。杨柳河的味道浸润民风,杨柳河早已超越一条河的范畴了,是沿岸城市的缩影。这里有文化传统,有家长里短,有礼尚往来,有村民秉性纯朴,更有古道热肠。平日里哪家有了新鲜东西有好吃的,自己宁可少吃一口,也要请东邻西舍的亲朋好友尝一尝。谁家遇到红白喜事或盖房理屋,不用招呼,都会来帮忙。曾经杨柳河边的院门都是敞开的,朋友来了有好酒,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其乐融融,其情浓浓。仿佛杨柳河的味道是上苍赐予的,也是由历史的长河冲就而成的,这里的“过桥题诗”、“斐竹亭”、“了一居士趣事”时光久远,但有盐有味的方言与人们越来越近。如:安逸、摆龙门阵、宝眉宝眼、踩假水、吃酒碗、渣渣钱……谁说这些没有杨柳河的味道? 二,杨柳河的色彩在人们的眼中杨柳河的色彩总是在变。有史记载:“杨柳江分水处原在虎廊庙旧水口”后因“金马江东决与杨柳江合并,故堰湮灭”于是“汪洋横出”。为减轻洪患,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在金马河张扉滩下玉石堤修筑杨武堰,“使金马河与杨柳江分流。各循故道。”原杨柳河两岸地势低洼,漕田成片,农田患“水肿病”严重,加之受岷江洪水肆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近起近二十年来沿岸的温江双流新津各地政府对杨柳河的改造与治理从没停止过,新世纪来临,杨柳河沿线的改道、新建桥涵、跌水、渡槽、闸门、码头数十处,护堤石化、景观美化工程陆续展开……杨柳河的色彩原本是泥土色,当然也是生命的底色,于是,杨柳河的色彩就有了生命力,于是人们对色彩的认知,也就源于对杨柳河的解读,有了杨柳河,才有色彩的概念。杨柳河的色彩,不是由人工调和,而是浑然天成。不是长在宣纸上、墙壁上、木版上、图书里,而是生在成都西部大地上,流淌四川成都平原的在沟壑里,惊艳在中国土地上。从卫星往下看,总是能扫描杨柳河的色彩。红的是花,绿的是树,青的是草。它不会因风吹日晒而褪色。即使小草被寒冬灭掉,来年总会泛起新绿,沿岸的树根永远犹在,生命总会发出新芽。都说杨柳河的色彩充满灵性,与人心相通,与人们的喜怒哀乐紧紧连在一起。春天来了,不仅杨柳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景色,也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有身姿,不仅有“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的色调,更是有“千丝风雨万丝晴,年年长短亭;暗黄看到绿成阴,春由他送迎”的日光别情。因为,杨柳曾经争相向人们报告过春的消息。到了初夏时节,成都平原就变成了油菜花的世界,再往后金灿灿的麦浪和五彩缤纷的瓜果,送给人们丰收的喜悦,就了那句“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于是,丰收的景色绽开千万张人们的笑脸。冬天到了,杨柳河的簿雾清烟中,寄存着人们对来年的期盼。有写散文的朋友发现说杨柳河的色彩有动感,正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杨柳河的色彩同样每天都是新的,甚至一天之内也会变化多姿。杨柳河上空的七彩云霞在流动着,流动没中断变换着姿态,变换着颜色,让你看得出神,看得人迷。杨柳河的河水在流动,清清的河水上面,漂浮着青草树叶和花瓣,慢慢地流着,仿佛缓缓展开一幅山水长卷,让你看得如醉如痴。空中的微风在流动着,风中舞动着红花绿叶,让你想到天女散花的圣洁和优雅。在画家眼里,杨柳河的色彩是难以企及的髙度,在散文家眼里,杨柳河的色彩令所有语言变得苍白,在诗人眼里,杨柳河的色彩是写在大地上最空灵最浪漫的诗行,温江诗人曾宝和的《杨柳江晚景四绝》就是最好的写照。 三,杨柳河的气质在人们的感受中, 杨柳河的气质委实笃定,于是温江成为了“金温江”。坚持“三医两养一高地”产业定位和“南城北林”空间布局,奋力推进“五个之城”建设。主动肩负乡村振兴战略使命,突出“农创、农旅、农养”融合发展,聚焦都市农业、医养健康、文创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构建“都市农业+”产业生态圈,推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促进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全力助推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建设,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宜业宜居宜游的新中心城区、奋力推动“金温江”在新时代实现新崛起贡献园区力量。曾经,杨柳河很内敛,于是气质就有了历史的积淀,历练为率真随性的洒脱,因为有了恬静安然的内敛,不趋功利的淡定,才有了今天的坦然。杨柳河的水因穿越乡村与城市,于是杨柳河的就多了几分灵秀。水是生命之源。祖先们把有水的地方作为居住的首选,与水为邻、以水为伴。即使水源比较匮乏的地区,村中村外也大多有条沟河,江岸,河边,湖畔,坐落着人家,水中有村,村中有水,于是人户像散落在水中的一粒粒珍珠,从里到外透出一股灵秀之气。去过江浙一带的人都记得,几乎那里每家门口都泊有一条小船,一年四季,划着小船捕捞、赶集、走亲。湘鄂一带的有家更是独具匠心,在江边建起吊脚楼,既美观,又舒适,成为一张亮丽的民族文化名片。杨柳河的气质只从岷江出走,逃出来,不仅多了几分顽皮,几分勇猛,于是一路走过就高高低低,弯弯曲曲,错落有致,透着硬朗和坚韧,河水勇往向前的精神激荡人心,让河岸的人变得勤劳勇敢,吃苦耐劳。 杨柳河的又因居于平原,多了几分端庄,矜持,没有黄河那“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通波连马颊,进水急龙门”的气概,同样也没有长江“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的潇洒,杨柳河如同小美女,如同山里走出来的山妹子。但杨柳河的气质也落落大方,看似随意装嵌在乡村城市的一块块独立体,一大群村庄,甚至规定建筑群的颜色与风格,细细品味有河的功劳。杨柳河的气质因隐于林中,有“万户垂杨里,莺歌满柳城”的生态图景,自然就多了几分妩媚。杨柳与人类的缘分源远流长,柳树林与杨柳河的关系相依并存。是先有杨柳河后有柳树林?这些命题似乎并不重要,只因树林离不开水,水离不开树才是事的关键,水与树与人一样,与男人与女人一样,可以倾诉烦恼,分享愉悦就是生命中的最高境界。树林既可以遮阳避雨,又可以保护生态、净化空气、绿化环境。如果白天从远处看,只见浓郁的树林,看不见里面杨柳河,其实杨柳河并不生恕,而到了晚上透过密密枝叶中河面摇曳的灯光,就知道杨柳河的另一种美艳。又一次回到艳阳高照,树林的身影可完全浸在杨柳河的水中,太阳的光洒下点点碎金。皓月当空,杨柳河的河面上便有了片片碎银。那时的杨柳河透着种静谧、温馨和浪漫,还有一丝朦胧和神秘。杨柳河的气质只因生在大城乡大城市边沿,因天高地阔,于是就多了几分大气,杨柳河便成为容纳万物的载体,以三医城著称的温江、航空港著称的双流,制造城著称的新津,驰骋在杨柳河岸,成为大成都博大开放的舞台,于是杨柳河成了一条热情好客的河,一条开放包容的河。眼下的情景是,地球村上所有的人,谁到了杨柳河,一切都变得简单,河水不问你的学历,不论你的籍贯,不管你的背景,不计较你的年龄,来的都是客,都欢迎你到杨柳河走一走。到杨柳河岸度假,它会给你宾至如归的感觉,到杨柳河岸做客,它会倾其所有,慷慨解囊,拿出最好的东西盛情款待。朋友,你到了杨柳河,你才恍然明白,你从哪里来?你才明白这儿是你是走向新生活的起点和走向成熟的驿站,更是你舍不得离开的家园。 赞 (0) 相关推荐 安徽宣城绩溪龙川景区 安徽宣城绩溪龙川景区水街长廊位于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龙川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景区内的胡氏宗祠,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 ... 袁昕语 || 故乡的杨柳河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袁昕语,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喜欢阅读,旅行. 故乡的杨柳河 我打小便听过一句谚语:"金温江,银郫县,叫花子出在双流县."这句话在 ... 游走灞河岸 游走灞河岸 文丨郭勇 在西安几十年,去的最多的河,就是灞河了.浐灞就在我家附近,一年四季再忙也会溜达溜达去几次的.见了灞河,亲. 灞河的柳有名,灞柳很有文化,内涵也深,是古 ... 巴蜀之地 | 士心:杨柳河抒情 [巴蜀之地] 专栏总编:刘元兵 专栏主编:夏祥林 梦梅若兮 杨霞 图/文:士心 版式设计:湛蓝 杨柳河是我第二故乡的母亲河,杨柳河滨的杨柳,是我最钟情.最依恋的乐友. 她,青丝漫卷,轻柔飘移, ... 情系黛溪河 情 系 黛 溪 河 文 / 赵淑珍 这两天,骤雨初停.一向"喊渴"的黛溪河竟也浊浪滔滔,喝了个饱.浑浊的雨水从南面的山上倾泄而下,翻着浪花,激起漩涡,浩浩汤汤顺着河道奔涌. ... 亚坤夜读丨一座索桥(有声) 稿源:掌上长沙 2021-08-26 21:3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节选) 我不是忙人,也不是闲人,算是桥上往来人中的"另类"了. 走过张家界玻璃 ... 散文看台|杨辉峰:雨的断想 啸鹤艺术|啸鹤文字-- 温 暖 · 真 诚 · 乡 愁 雨的断想 杨辉峰 | 文 盼了一冬的大雪,谎言一样遗失于立春时节的期盼,盼了几月的春雨,贵客一样光临于谷雨时分的人间. 雨总是在翻滚的云中,不经 ... 散文:吟古诗词断想 | 董春阳 主播 | 璀璨中的凋零 长风文艺 吟古诗词断想 董春阳 古诗词韵律流畅,文字奇瑰,精巧.每句诗,每阕词,都是一幅蕴涵情感.哲理的图画,都是内在的精神的体现.每当捧读时,我就会觉得激情被炙热之火点燃,又如同清凉之水在柔和地滋养 ... 杨可礼‖诗歌:扶小桥断想(外一首) 扶小桥断想(外一首) 文/杨可礼 五月,绚丽的心脏 在广阔的蓝色中流淌 白云,我的情书 扶小桥西湖倩影 千年女蛇 成一页签安在书中 晚霞氤氲 人间一塔 北风更狂 桥末断 人肠已折 还有什么忧伤 五月鲜 ... 【蕲春人散文】桥的断想|作者何贤华,狮子镇人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我足迹所到之去,经历不少的桥梁.如木板桥,石墩桥,石拱桥,小型平板桥:后来发展的钢精混泥土桥,横跨长江大桥:现代的钢索斜拉大桥,跨海大桥等等,不计其数.且技术质量引领 ... 散文天地 | 李新:春天的断想 春天的断想 李新 护城河边的垂柳,在一个早春的日子,悄悄然地冒出一溜溜芽尖儿,在晨光和微风拂动下,撩拨着那些晨跑的有心人的眼睛,坦然地展示着生命的力量和岁月接下来将要上演的精彩. 这是早春时节,静静地 ... 散文||抗疫断想 抗疫断想 这个春天,一场突然袭来的新冠疫情,使我们长时间困在家中.从疫情初期的措手不及.恐慌焦虑,到稳住阵脚.沉着应战,再到曙光显现.胜利可望,又到全球蔓延.乌云满天,心情如同坐了一回过山车,随着形势 ... 【散文】‖ 郑文:喜鹊搭窝之断想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郑文 郑文,湖北省特级教师,荆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曾被中央教科所授予"科研型教师"." ... 「散文•随笔」新年断想 2021年已经向我们悄悄的走来了.时间真快啊,不知不觉间人生已经走过了一大半,就好像是一场没有预约的旅行.时间也过得太快了,一半的旅程,不过是一刻的烟花岁月,生命的无奈,岁月的沧桑,全部镌刻在两鬓的白 ... 散文《河滩断想……》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在收获的日子里,带着一种文人的敏感,我走进了河滩地-- 那红高粱.绿芦苇.黄稻田.黑土地--使我这颗虔诚之心,充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