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济生方》

【组成】

  • 酸枣仁 12g
  • 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茯神,各 9g
  • 人参、木香、远志,各 6g
  • 炙甘草 3g
  • 红枣 3枚
  • 生姜 2片

黄芪

人参

白术

【用法】

  • 水煎服
  • 丸剂每服 6g,日 2次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 心悸怔仲,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②脾不统血证

  • 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 便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解】

  • 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补脾益气,为君药
  • 当归、龙眼肉养心补心;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之补而不滞;姜、枣调和脾胃,均为臣佐药
  • 炙甘草和中调药,为使药

【方歌】

  • 归脾汤用参术芪
  • 归草茯神远志随
  • 酸枣木香龙眼肉
  • 煎加姜枣益心脾
(0)

相关推荐

  • 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你能区别吗?

    作者: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主管中药师 梁玉华 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是著名的补益中成药,这两个明星中成药功效显著,传承历史悠久,受到民众推崇青睐,都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健脾的中成药.二者名称十分相似,仅 ...

  • 中医儿科学——多动症心脾两虚——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阴阳解析

    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阴阳解析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心脾两虚证候: 神思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躁,言语冒失,做事有头无尾,睡眠不实,记忆力差,伴自汗盗汗,偏食纳少,面色 ...

  • 小小归脾丸,可以治疗现代人的很多通病,每个人都需要它!

    归脾丸是非常普遍的中成药,任何一家药店都可以买到,而且价格不贵,也许正是因为太容易得到了,所以很多人忽略了它的重要性. 今天小郎中就要说道说道中成药--归脾丸. 归脾丸的前身是著名的气血双补的方子归脾 ...

  • 马老师治疗子晕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沙澜 初诊:2017年11月17日.娄某,27岁.因"停经4月余,晕厥3次"就诊. 患者孕4月余,昨日产检完突发头晕,眼黑花,两眼耳鸣,,头出冷汗,晕倒10秒左右转醒,醒后意识清楚 ...

  • 辨证论治(八一)

    脾其华在唇,开窍于口. 我们的味觉和脾密切相关,生理上,如果脾气强健,饮食,口味都会正常,当脾气虚的时候,就会出现食欲不振,也就是中医常说的纳差,口味异常.我们在生活中常会听到有人说,吃什么都没味,总 ...

  • 中医内科学——痫病心脾两虚——六君子汤合归脾汤——阴阳解析

    六君子汤合归脾汤--阴阳解析 痫病心脾两虚证候: 反复发痫,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代表方剂:六君子汤合归脾 ...

  • 归脾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归脾汤(<济生方>)   [组成]人参12g 白术9g 茯苓12g 甘草6g 黄芪20g 当归12g 龙眼肉15g 酸枣仁15g 远志6g 木香3g   [用法]水煎温服.亦可倍其量,作蜜 ...

  • ​膈下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红花6g 桃仁9g 五灵脂9g 延胡索9g 牡丹皮6g 赤芍9g 川芎9g 乌药12g 香附12g 枳壳9g 当归9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主 ...

  • ​薏苡附子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薏苡附子散(<金匱要略>) [组成]薏苡仁150g 制附子100g [用法]附子须制熟,以不麻口为度.二药为散,每次服3g,日服3次.若作汤剂,当减其量.仅用十分之一即可. [主治]胸痹, ...

  • 龙齿清魂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龙齿清魂散(<张氏医通>) [组成]龙齿(醋煅)15g 茯神10g 远志15g 人参15g 当归身15g 麦门冬(去心)10g 桂心10g 炙甘草10g 延胡索30g 细辛5g [用法]为 ...

  • ​凉血救脱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凉血救脱汤(曹勉为方,原方名参犀汤) [组成]人参10~15g 水牛角9~30g [用法]人参煎汁,水牛角煎汁,和匀服. [主治] 1.身热,烦躁不安,时有谵语,入夜尤甚,心悸气短,舌绛少苔,脉象虚数 ...

  • 通窍活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组成]赤芍5g 川芎5g 桃仁(研泥)15g 红花15g 老葱(切碎)3根 鲜姜(切碎)15g 红枣(去核)30g 麝香0.3g [用法]用黄酒250g,同前 ...

  • 通乳散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通乳散结汤(<妇科治疗学>) [组成]全瓜蒌一个   青皮9g   丝瓜络9g   橘络6g   橘叶3片  通草6g   郁金6g   刺蒺藜12g   蒲公英15g [用法]水煎服. ...

  • 乌头赤石脂丸《中医治法与方剂》

    乌头赤石脂丸(<金匮要略>) [组成]蜀椒10g 制乌头1g 制附子5g 干姜10g 赤石脂10g [用法]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1丸,日3服,不知,稍加服. [主治]寒痹胸阳 ...

  • 血府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牛膝12g 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2g 川芎10g 白芍10g 生地黄12g 枳壳10g 柴胡10g 桔梗6g 甘草3g [用法]水煎,分3次, ...

  • 举元煎《中医治法与方剂》

    举元煎(<景岳全书>)   [组成]黄芪24g人参9g 炙甘草3g 白术9g升麻6g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气不摄血,月经量多,过期不止,色淡清稀如水,面色苍白,气短懒言,怔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