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专栏 |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相关推荐
-
【关学文研】张载《横渠易说》研究
张载是关学的创始人和理学的创立者,世称横渠先生,被奉为北宋五子之一.在理学史上,张载的哲学理论极具创造性.其学以"易礼语孟"为主要文献依据和思想来源.<横渠易说>作为 ...
-
观点丨朱汉民:张载究天人之际的太虚论
张载究天人之际的太虚论 作者简介丨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原文载丨<人文杂志>,2020年第11期,原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人文杂志". 摘要 请输入 张载在中国哲 ...
-
刘成纪︱论中国中古美学的“天人之际”(上)
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新疆尼雅古城) 本文原刊于<文艺研究>2021年第2期,责任编辑张颖,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摘 要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58)
原著连载(58)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哲学世界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展开的.这里选择天人合一.矛盾分析.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知行统一.实事 ...
-
从箕子的“占辞”中看商末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读书箚记)
周武王战胜商纣王后,立即把囚禁的箕子放了出来,并向箕子讨教传世的治国大法典<洪范>里的主要内容,于是,箕子便向武王阐述了<洪范>中治国御下的九大类内容,以及&qu ...
-
易经启示录-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中国文化之"母",<易经>无疑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载体.那么,依靠<易经>我们又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天人 ...
-
中国崇尚天人合一思想,西方主张人文思想,这两者有何不同?
思想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创造人类文明的先决条件.自古中西方文化思想就因地域环境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是一个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古国,其思想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虽经时代变迁但主要的文 ...
-
试论孔子仁学思想及其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观念,是孔子继承西周思想过程中最具创新意义的思想.孔子提出仁的观念,作为礼的理论基础,目标是恢复周礼. 一.什么是周礼? 礼是政治与伦理的规范,由西周统治阶层制定,维护西周社会的等 ...
-
紫禁城古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研究
紫禁城古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研究 周乾 (本文载于<创意与设计>2020年第4期) "天人合一"是古人对宇宙.自然.人生及其关系的一种认识.自古 ...
-
易经与中医:最难懂的两套天人合一思想,收藏就可以了,慢慢咀嚼
一.爻位 卦的基本单元是爻,阳爻,符号是"--":阴爻,符号是"一 一":卦由--及一 一以不同的组合叠合而成. 1.阴阳爻 阴爻:阴性的事物或现象 阳爻:阳性 ...
-
陶老师谈养生丨“顺应自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是说人是秉受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比如太阳的光能.热能.地上的水等)才有生命,才获得 ...
-
【关学文研】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二)
文/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关学研究院院长丁为祥 从"参天地"到"与天为一"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张载首次将<中庸>的"自诚明" ...
-
【关学文研】丁为祥|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一)
作者:丁为祥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最古老的观念,几乎与中国文化的形成相同步,从一定意义上说,"天人合一"观念本身就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形成.而在以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