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阁|姜德明:迷人的厂甸
相关推荐
-
读书丨寻厂甸古迹
编者按 书友京兆堂(孔网店铺:京兆堂书局)经常在孔网分享自己的读书.观影心得.在本文中,书友记述了自己读<江淮雁斋读书志>所感,又将其与个人经历相结合,生发出一些思考,这大概是读书的乐趣之 ...
-
图记|那几十本旧书,离我而去
再见 把要给坪山图书馆的书整理好.一会儿执行馆长陆其美就到了. 再和这些书合个影.也和这间办公室合影存念一下.过了春节,就搬到报业集团北院儿新媒体大厦了.新办公室肯定放不了这么多书. 陆馆长来了.我们 ...
-
一叶书香之(1)《书衣文录》
一叶书香之(1)<书衣文录> 老作家孙犁先生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他用印刷厂包装书的牛皮纸做成书套(包的书皮),把自己的书细心地包起来,并且用毛笔在书套上写下一段该书或者跟书相关的文字,记录下 ...
-
琅玕阁|孙犁:我的读书生活
最近,北京一位朋友独创新论,把我的创作生活划为四个阶段.我觉得他的分期,很是新颖有意思.现在回忆我的读书生活,也按照他的框架,分四期叙述: 一.中学六年,为第一期.当然,读课外书,从小学就开始了.在村 ...
-
姜德明:新文学的线装本
唐弢先生在他的<书话>中,写过一篇<线装诗集>,讲的是"五四"以后的新诗集以线装的形式出版,包括某些译诗集在内,唐先生还以刘半农的<扬鞭集>为例 ...
-
姜德明:冷摊得来
冷摊得来 姜德明 寒斋的书橱前,从来不敢贴这样的告示:"自用书,不外借,请原谅."但我理解在书橱前贴此类告示的主人的心情,非常羡慕这种直言的勇气. 我的很多藏书都得自冷摊,买时花 ...
-
艺文志|姜德明:想起徐调孚
徐调孚先生我见过的.这位文学研究会的老作家待人谦和寡言,神态间却包含着无限的精力和智慧.他一生献身出版事业,甘为他人做嫁衣裳,而他本人亦是一位学者.徐先生曾经协助沈雁冰先生编过<小说月报> ...
-
琅玕阁|谢兴尧:买书谈
北京旧书业卖碑帖.售字画者,通名之曰"吃软片".碑帖与字画之毛病尤大,挖补摩仿,几天真鼎,故世称碑帖为"黑老虎",言其吃人也.虽同属软片,平心论之,仅旧书尚有真 ...
-
琅玕阁|郑振铎:一部唐人小说集
这一集所选的短篇小说,都是唐代人所作的.有的相传为唐代人所作的作品,如托名为韩偓作的开山记,迷楼记,而实乃北宋人所作之类,俱不选入本集. 唐人小说,在文艺上的价值很高,有几篇如南柯太守传,霍小玉传之类 ...
-
艺文志|姜德明:柯灵与《开明》
作家与读者都离不开书店与出版社,早期的书店与出版社多为作家经营,并出版社刊.店刊宣传自己的出版物,加强与作家和读者的联系.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刊物叫<开明>.很多作家与开明书店发生了不解之缘 ...
-
琅玕阁|岑桑:焚书记
父亲没有给我留下什么"余荫",我只继承了他的一窝书.不过,这也是够我受用的了.我很早就发觉,人对物质的需要是不必太多的,很容易便可以满足:而精神上.心灵上的需要却很多很多,仿佛无穷 ...
-
琅玕阁|袁行霈:书斋乐事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是陆游的两句诗,题曰<书室>.陆游书室的闲雅气氛,我神往已非一日了. 我的书室虽然不俗,但于闲雅二字还是不够的.一来,我的书太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