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艺术家陈向民谈葫芦押花的构图技巧
相关推荐
-
明代戴进创作的刘备三顾草庐的一个场面
闻是文化2020-12-02 22:51:11 <三顾草庐图>,又名<三顾茅庐图>,纵172.2厘米,横107厘米 ,是明代戴进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画中描 ...
-
藏品鉴赏——朱轩的《山水图》册
朱轩<山水图>册册前有隶书"雪田墨妙"四字,其后书.画各十页,为书画对题形式,由朱轩绘制山水图,顾元对题草书.每幅山水画纵21.5厘米.横15厘米,均为纸本设色,绘远山 ...
-
辽阳县东部山区自驾游,原始森林暴马川,为何深秋美景不容错过?
晴空朗日暴马川 01 暴马川的由来 初到暴马川,这大气的名字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暴马川位于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河栏镇刘家村境内,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征东的时候,大将军薛仁贵曾经在此地跑马驻兵.突然有暗箭 ...
-
山水画泉瀑画法
隐泉是将流泉隐藏在石间的一种画法,画隐泉不像断泉那样上下贯通,隐泉只是从山石中流出.画隐泉不仅给画面带来动感,也增加了神秘感. 画法:先勾皴近景山石,画出树木,再勾画出中景山石,留出隐泉空白,并画出中 ...
-
藏品鉴赏:清代“诗书画三绝”华喦的《人物图》
华喦(1682-1756),原名德嵩,字秋岳.空尘,福建长汀(今福建省上杭县)人,寓居扬州.杭州.他工诗善书,在雍正.乾隆时期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山水.花鸟.人物皆精,著有< ...
-
清代袁耀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图解析(中国古代绘画观后感系列2)
袁耀是清代画家,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袁江的画法,与袁江并称"二袁",都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据说他们的后代也承袭了这种画法,就是到了我们现代,他们的作品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仍然有许许多 ...
-
师法自然轻松自如画山石树木
师法自然轻松自如画山石树木
-
陈向民谈竹木雕刻技艺
文心造境 琢物不已 陈向民谈竹木雕刻技艺 阴澍雨 工艺雕刻的历史久远,材质广泛,涉及的类型也很多.传统艺人用极强的技术手段塑造出精美绝伦的工艺精品,但也带来了某种规范的限制,要想超越技术层面,达到更高 ...
-
历史上的葫芦押花名人
关于押花葫芦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年间徐康所著的<前尘梦影录>中:"道光中叶有徐某居城北,用玛瑙厚刀押葫芦阳文--阳文突起,极勾勒,不见一毫斧凿痕,如天生成花纹者." ...
-
功勋艺术家陈民夫
陈民夫,男,汉族,1931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艺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特级书法师等.
-
学术讲座|国家民族乐器一级演奏员涂志民:《浅谈葫芦丝艺术发展及在美育教育中的应用》
5月17日下午,国家民族乐器一级演奏员涂志民在文综楼一楼音乐厅进行了<浅谈葫芦丝艺术发展及在美育教育中的应用>学术讲座,我院领导.部分师生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马安平副院长向大家介绍涂志民 ...
-
也谈老有所养 | 陈艳民
作者 也谈老有所养 陈艳民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知从何时起,每每触碰到这句诗词,一个髦耋老人,手拄拐杖,步履蹒跚的背影就会在脑海里浮现.些许的伤感与惆怅总是搅的心绪不定,抑或 ...
-
魅力中原【文学百花园】 ——第五届颁奖典礼有感 | 陈艳民
作者 魅力中原<文学百花园> --第五届颁奖典礼有感 陈艳民 季风驮满葱茏绿叶的暖意 走过 暮春的中原大地 姹紫嫣红,香飘万里 引来 四面八方拾笔追梦人 掠过白云悠悠的苍穹 跨过滔滔黄河的 ...
-
辽宁东港.陈华民的芦苇画欣赏(2)
作者:求是2013来了 陈华民,1943年3月生,男,辽宁东港市(原东沟县)人.原辽宁东港市文化馆美术部主任.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 陈华民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儿时的他就对大自然独有情钟,他小时候的画本中 ...
-
陈照奎谈如何增强太极拳的功力
如何增强太极拳的功力,陈照奎老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重视拳架的锻炼.陈老师又特别强调打低架.所谓"拳走低架,裆走下弧".他说拳架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本.因 ...
-
最具学术前瞻性特别推荐艺术家——陈传国
陈传国,1945年7月出生.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汕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汕头市南方画院院长.出身美术世家,青年时代就师从老一辈名画家黄德荣.吴芳谷先生学习中国画及素描.水彩画.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