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四十一) 朱棣大败耿炳文(上)

8月12日,耿炳文率领的军事主力,到达了真定;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石家庄附近。

而他先头部队,由杨松、藩忠率领,已深入到了莫州(现在河北沧州附近)、雄县(现在的河北保定附近)。

兵力布置大约是这样的。

最前方的雄县,有9千守军。

120里外的莫州,有守军2万。

200多里外的真定,由耿炳文坐镇,有守军10万。

从理论上,这种兵力布置是没问题的。

因为雄县受到进攻,雄县的前锋部队,怎么也可以坚持一两天吧。

这个过程,就可以给附近的莫州军队,留下足够的预警时间、准备时间。

而莫州的军队投入战斗后。

怎么也可以坚持三五天,甚至更久的时间吧。

在这个过程中,真定的主力部队也可以投入战斗了。

但是,这只是从理论上分析。

因为以政府军的组织结构、机动性,这种布置是要命的。因为这给燕王留下了逐个击破的机会。

政府军的这种布置,是建立在围剿大军人力、物力、财力、兵力都到位的前提下,而事实上,这个前提本身就存在问题的。

因为按中央政府计划,当时应该是30万大军到达指定战场,当时却只有13万到位。

更主要的是,政府军的作战意志,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它实在是一个没谱的事。

从理论上,雄县的9千守军,面对燕王的进攻,怎么可以坚守一两天时间。但实际上,面对燕军的进攻,他一夜之间,就全军覆灭了。

这种布置,如果前方统帅有足够的权力,应该可以弥补。

问题是,在官僚体制下,大本营在发布命令后,最讨厌的一件事,就是下面的执行人,以各种理由,没 完没了的强调客观困难。

一切是显然的,上面制订好了计划,从理论上一点毛病也没有。但是下面的执行人,总是强调各种客观困难,而一再修改计划,并且越修改越保守。大本营的整体战略,还怎么推进呢?

所以,大本营给下面传达命令时,许多时候都会加一句话。总而言之,不要和我讲条件,能执行也得执行,不能执行也得执行。总而言之,这就是传说中的死命令。

这是官僚体制最大的问题之一。

你处处尊重执行者的意见,肯定啥事也干不成。因为官僚体制下推脱、扯皮就是最常见的现象。问题是,你不尊重执行者的意见,下达的命令,难免就会与现实脱节。

8月12日,耿炳文已到达真定;与此同时,雄县、莫州的军队,也都到位了。

8月15日的中秋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驻扎在雄县的9千前锋部队,在这个举国同庆的节日里,难免会有松懈的感觉。

第一、他们想当然的认为,燕军肯定也会在北平过节。

第二、大家都是刚刚进入战场。虽然说,战争的残酷还没有真正显露,但是人们也能隐约感觉到,接下来的日子将无比残酷。在这种背景下,他们难免会想着,趁着过中秋节,先放松一下。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燕军的行动已开始了。就在中秋之夜,燕军突然杀到雄县城下,守城的将士还没有反应过来,战斗已打响了。

这场战斗进行的非常迅速,凌明时战斗就结束了。

这场战斗进行的异常残酷、血腥,因为9000守军,无一生俘,全被部斩杀。

这种血腥残酷的操作,到底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还是手下将士盲目的行为?

史书给的答案,自然是燕王手下的盲目行动。所以燕王看到这种结果,那是非常生气,但是因为犯错的人,都是愿意跟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所以燕王并没有惩罚他们,而是给他们上了一堂大课。

总而言之,你们这样残酷的杀戮,是帮助政府军提高士气啊!一切是显然的,只要被燕军打败了,就是必死无疑,你说政府军会怎么作?

再总而言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果单靠杀戮,我们得杀到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尽头呢?

但是,就我感觉,这肯定是燕军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因为燕军造反后,也不是第一天打仗,这种小朋友也知道的大道理,还用燕王直到现在,才亲自给他们讲?

在军事上,征服敌人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是恐惧,第二个是幻想。

恐惧,会让敌人不敢反抗;幻想会放让敌人放弃反抗。哪种方法更管用呢?这个比较难说。用大道理去说,自然是幻想的威力更大;其实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这里所说的,让敌人有幻想,就是你打败敌人后,坚定不移的贯彻优待俘虏政策。

总而言之,俘虏了敌人,马上给他们足够的自由选择空间。换而言之,想参加我们的军队,我们热烈欢迎;想回去,我们会让你们吃好喝好拿好,然后给你们开好路条,欢送你们回去。

类似的政策,只要执行到位,对敌人的心理瓦解是巨大的。因为这些人回去,会现身说法的让大家知道一件事,和燕军打仗,失败了、俘虏了,啥事也没有。

类似的结果,会让敌军充满幻想的,尤其是感觉战争进行下去,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时,他们肯定会选择投降的。

但是,这只是说了战争一方面。

就跟为人处事一样,说大道理时,自然是理解人、包容人,在人际交往中,就可以无往不利。实际上呢,如果你就会这一手,人们难免会感觉,你就是一个怂包、软蛋、二百五。

我这里所说的让敌人恐惧,就是你必须得让敌人相信,和你作对,那是非常可怕的事。

事实上,所有的大道理,都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上,才能发挥效力。

如果你一味对人示好,却不能让人看到这一点,人们只会认为你软弱,只会认为你无能。在这种背景下,你所有的好心,恐怕都是换来别人的蹬鼻子上脸。

但是,当他们知道,你一旦发起狠来,会让他们后悔的肠子也青了。你再对他们示好,他们肯定就是另一种感觉了。

就我理解,这是燕王在第一轮进攻中,要这样血腥残酷的主要原因。

燕王第一轮进攻下来,一夜之间,攻破雄县,九千守军全部斩杀。

现在,100多里外的莫州守军,已得知雄县受到进攻。于是,坐镇莫州的都指挥使藩忠,马上就率军开始行动了。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雄县的守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已被全部歼灭了。

所以,当他们冲到雄县附近时,突然发现,已掉入了燕军精心设置的埋伏圈内。于是,一通快刀斩乱麻的战斗,莫州过来的援军也被打残了。

这一次,燕军没有采取斩尽杀绝的态度,而是采取了优待俘虏的政策。

于是,莫州的援军,纷纷选择投降燕军。并且和燕军联手,反杀回了莫州。

在这种背景下,莫州马上就沦陷了。

这样算下来,燕王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把耿炳文的两枝先头部队都歼灭了。

下一步应该如何操作?

燕王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先赶紧把这个消息,传递给耿炳文。

总而言之,你的先头部队,已被我们全歼了;现在,我们马上就要杀到你们那里,希望你赶紧做好准备,千万不要说我不讲武德,就会偷袭别人。

燕王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呢?

显然是希望引起耿炳文大军的恐慌、恐惧。

因为两枝先头部队,竟然在这种毫无预兆的状态下,就被燕王全歼了,接下来的战争,会是什么场景?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朱棣在败耿炳文(下)

(0)

相关推荐

  • 备受建文帝朱允炆倚重的兵部尚书齐泰

    齐泰,溧水人,本名齐德,洪武十七年,在应天府乡试中名列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礼部.兵部的主事. 后来,谨身殿意外被雷击中,朱元璋下令挑选在朝为官九年而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着他去郊外祭祀祖庙,齐德 ...

  • 探寻雄安史迹易水河

    作者: 司雨客 历史走过,会留下足迹. 雄安,地处燕南赵北,黄河故道,九河下游,历史上水灾频繁,十年九涝. 无法约束的漶漫河水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河堤.坝埝,一层又一层地淹没了房屋.庄稼,冲毁并吞噬那些曾 ...

  • 燕云十六州是哪些地方?

    趣历史 2015-09-06 07:30:43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是指中国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q ...

  • 从靖难之役 看徐州地域优势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在古代称之为彭城,华夏九州之一.在徐州历史上有记载的战争就有400多次,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三大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古人称徐州:"彭城之得失,辄 ...

  •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派耿炳文统兵讨伐,朱棣在真定将其击败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并迅速控制了从北平到山海关的几乎所有军事重镇,麾下兵马达到数万人,那么,此时建文帝朱允炆在做什么呢?他在和方孝孺商议复古改制之事. 朱棣起兵十九天后, ...

  • 将燕王逼入绝境的一代名将,最后竟落得割肉炸骨的下场

    文:琴剑霜月 大明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北平,正式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后人回顾这段历史时,往往首先想到"不杀叔"的仁慈建文帝,贸然轻进的无知李景隆,以及朝堂上骨头虽硬,却对军 ...

  • 耿晓莉丨无人的夜(外一首)

    我被困在山里 每幢楼都自愿扮成了一座山 我们幻想与桃花为伍 桃花美的没完没了 也能结桃子 我们只能结满手的皱纹 捧在手里只掉毛 毛桃子结在枝头 像我凌乱的头发结的头 楼宇自动借来达摩祖师的墙 全体面壁 ...

  • 摄影笔记---雄州牌楼

    雄县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彰显古雄州的形象.振奋全县人民的精神.2002年5月18日开始建设"雄州牌楼",用时五个月. 雄州大牌楼坐落在雄县城北雄州路出口.来到雄县首先进入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一)张士诚闪亮登场

    1353年正月,张士诚领着17个金牌小弟(其中三个人是他弟弟),正式宣布起义了. 一经宣布起义,他们就开始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然后号召当地百姓加入他们的行列,于是很快就拉起一万多人的队伍. 张士诚绝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38)宁远大捷(上)

    (138)宁远大捷(上) 魏忠贤本不想用这人(高第),但算来算去,兵部混过的,阉党里也只有他了.--到地方后,高先生立即上了第一封奏疏:弹劾孙承宗,罪名:吃空额.--但高先生的劣根性根深蒂固,整人不成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四十二) 朱棣大败耿炳文(下)

    雄县.莫州失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坐镇真定的耿炳文那里. 这个消息,让耿炳文的内部,充满了恐惧与恐慌.   计划30万在军会师何北,此时仅有13万大军到位.却在毫无预兆的背景下,又损失了近3万兵马,这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七十四)夺门之变

    (七十四)夺门之变 皇帝病得快死呀,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 因为皇帝没有儿子,而且皇帝也不想让太上皇的儿子继位,更不想让太上皇复位:所以大家一时不知道,应该让谁来继承皇位了.   最后,大家商量来商量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七十一)易储风波

    (七十一)易储风波 代宗皇帝上位后,太子一直都是他哥哥(也就是太上皇明英宗)的儿子. 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明英宗的儿子,能强有力的占据太子之位呢?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八十一)万贵妃与皇后之争

    (八十一)万贵妃与皇后之争 说到万贵妃无法无天时,我们通常总会说到一件事. 那就是,成化帝大婚后不久,吴皇后因为嫉妒万贵妃专宠,就找茬杖责万贵妃. 看到吴皇后敢杖责万贵妃,成化帝就把吴皇后废了. 可怜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八十四)大明帝国的蛋糕如何分配

    (八十四)大明帝国的蛋糕如何分配 说到明帝国的经济问题,我常常觉得,人们的眼界实在太小了.因为在各种评论中,常常把几百万两白银,当成一个天大的数字. 其实呢,几百万两白银,对大明帝国而言,也就是毛毛雨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四)汉景帝、康熙皇帝产为什么能削藩成功

    (六十四)汉景帝.康熙皇帝产为什么能削藩成功 大明帝国我在分析建文帝削藩失败的原因时,许多网友总会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汉景帝.康熙皇帝能削藩成功呢?因为,我以前也一再说过,汉景帝.康熙皇帝的削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五十四)燕王的形象 为什么会越变越邪恶

    (五十四)燕王的形象 为什么会越变越邪恶 在明初的官方史书中,建文帝有邪恶变态呢?就如同星爷电影中的台词所言,强奸过老母猪! 文言文是这样写的.常服淫药,药燥性发,血气狂乱,御数老妇不足,更缚牝羊母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