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关于形而上学的评论

(0)

相关推荐

  • 赵汀阳:中西方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一个注解 张旭东教授的名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今年出版第三版,一本书历十余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切中要害的问题意识.其中的要害 ...

  • 存在与时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

    哲学内涵 人学语法 前期海德格尔寻得语言本体来诠释此在意识世界的生存论建构,语言就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后期海德格尔更是沉迷于诗性语言,探求言说本己之美.海德格尔的目的是要排除传统哲学中一切类似于&quo ...

  • 浅谈形而上学摘记一则

    浅谈形而上学摘记一则 昨天与一友人就<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存关系问题>小文里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行了一次研讨.现摘记一则如下. 友人问: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应该属于本体论问题吧?那萨特,海德格尔他 ...

  • 张盾 | 形而上学的路径歧异

    政治哲学和形而上学是赵汀阳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他在政治哲学方面的建树无与伦比,我个人认为,他的<坏世界研究>和<天下体系>是当代政治哲学最重要.最有创意的论著.形而上学方面,他 ...

  • 形而上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学是指对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的原因及本源. 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构建,称其为第一哲学. 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世界本原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因果关系等. 形而上学是在 ...

  • 赵汀阳:关于形而上学的评论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一.本源问题的回归与重新定位 形而上学之所以为哲学之本,就在于形而上学提供了无法化归也不可替代的思想基础假设.无论是在"形而上之道"还是在 ...

  • 评论《南风窗》与赵汀阳的哲学对话之二

    凡不真懂哲学与逻辑者,必不自觉地偷换概念而不自知,于是伪命题横行,就成为历史必然

  • 评论《南风窗》与赵汀阳的哲学对话之一

    哲学教授亦不真懂逻辑和意识

  • 专访赵汀阳:世界图景中的中国思想

    作为一名高质量产出学术成果并为社会大量发声的学者,赵汀阳似乎在学术研究与社会生活这两者之间达到了某种平衡,以身处世外的方式去观察这个世界,质朴地以中国自身逻辑来讲述自身故事,给世界提供一些普遍性的认识 ...

  • 赵汀阳:人民需要思想,而不仅仅需要娱乐

    目前这个社会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对人民的误解,即以为人民只需要娱乐而不需要思想. 事实上正如很容易观察到的那样,当下的精神生活主要是娱乐明星.都市写作(都市写作大概指的是小资读物.城市生活和梦想.励志图 ...

  • 世界丨赵汀阳: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历史.山水与渔樵 文 /  赵汀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历史之道是超越的,历史却不是超越的. 兴亡盛衰.成败荣辱.恩义情仇,或平常,或曲折,或无聊,或悲壮,俗世之事是历史 ...

  • 试图绕过理性和逻辑的思想很难成为理论 | 赵汀阳

    作者赵汀阳 选自<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 原载<哲学研究>2020年第7期 思想本源既然是普遍的,就不会拒绝任何一种语言.每种语言都直达真实,因此都能看见普遍问题.但因其路径不同 ...

  • 学人书房之赵汀阳

    哲学家的书房 赵汀阳的书分为两处.在摆放着电脑桌的书房里,三面墙都是书柜,基本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客厅里有两处书柜,一处摆放着<莎士比亚全集>等图书,一处摆放着中华书局出版的< ...

  • 【观点】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 ?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化研究的哲学语法 在今天很流行的所谓"文化研究"一般被默认为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既有社会科学成分,又有人文知识成分,但其中似乎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