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人民需要思想,而不仅仅需要娱乐

(0)

相关推荐

  • 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转换

    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转换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逐步在当代中国学术中成为显学 ,并直接影响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马克思主 ...

  • 胡华:“生活化课程”构建的三个阶段——从儿童到文化,再到对话

    本文为2020HOPE幼教创新大会·北京站,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的胡华园长带来的<课程"生活化是一个需要智慧和毅力的历程"-花草园"生活化课程"的三 ...

  • 闲言碎语(三十七)

    民间哲学圈子里,不真懂哲学的人很多,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误解别人.被误解的人可以是不真懂哲学的,也可以是懂哲学的,因为民哲界没有权威可言. 从怀疑一切角度,民哲群体是合格的,但从不擅于怀疑自己这一点来看 ...

  • 怎么理解《天幕红尘》里叶子农与乔治的对话?

    我们先来看一下叶子农与乔治的对话,如下图: 叶子农看到问题后,问乔治:您这个唯有变是不变的,还变不变了? 如果乔治回答:变.这就意味着第二个命题是错的,才需要变. 如果乔治回答:不变.这意味着承认第二 ...

  • 如何学习哲学:我并不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哲学地进行思维

    GIF 这是单华伟的第一百四十二篇原创文章(part3)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学习哲学?前面谈到过,学习哲学只有学习哲学史,但这种方法其实很有问题,找来一本哲学史教材,读完柏拉图的部分,你会知道什么呢? ...

  • 梯利:柏拉图和他的问题

    所有这些苏格拉底学派都没有成功建立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思想体系.但如果我们必须要完成这位大师所开创的工作,这一任务似乎是有必要的.由他提出的问题必须得到彻底思考:它们之间关系密切,并且同存在者的最终本性密 ...

  • 专访赵汀阳:世界图景中的中国思想

    作为一名高质量产出学术成果并为社会大量发声的学者,赵汀阳似乎在学术研究与社会生活这两者之间达到了某种平衡,以身处世外的方式去观察这个世界,质朴地以中国自身逻辑来讲述自身故事,给世界提供一些普遍性的认识 ...

  • 试图绕过理性和逻辑的思想很难成为理论 | 赵汀阳

    作者赵汀阳 选自<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 原载<哲学研究>2020年第7期 思想本源既然是普遍的,就不会拒绝任何一种语言.每种语言都直达真实,因此都能看见普遍问题.但因其路径不同 ...

  • 世界图景中的当代中国思想——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家赵汀阳

    赵汀阳,1961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形而上学.政治哲学.伦理学.历史哲学.代表理论有天下体系.旋涡模式.共在存在论等.著有<论可能生活> ...

  • 赵汀阳:人们往往只批评了社会的专制而不去批评知识的专制,这是很危险的

    人们往往只批评了社会的专制而不去批评知识的专制,这是很危险的.社会专制只是控制了"身",而知识专制控制的是"心",这才是更深刻的专制. 赵汀阳:思想为什么必须严 ...

  • 世界丨赵汀阳: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历史.山水与渔樵 文 /  赵汀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历史之道是超越的,历史却不是超越的. 兴亡盛衰.成败荣辱.恩义情仇,或平常,或曲折,或无聊,或悲壮,俗世之事是历史 ...

  • 学人书房之赵汀阳

    哲学家的书房 赵汀阳的书分为两处.在摆放着电脑桌的书房里,三面墙都是书柜,基本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客厅里有两处书柜,一处摆放着<莎士比亚全集>等图书,一处摆放着中华书局出版的< ...

  • 【观点】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 ?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化研究的哲学语法 在今天很流行的所谓"文化研究"一般被默认为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既有社会科学成分,又有人文知识成分,但其中似乎比较 ...

  • 【学点哲学】学者赵汀阳总结的10句话,警醒世人,揭露时代弊病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学者赵汀阳总结的10句话, 警醒世人,揭露时代弊病     苏格拉底和孔子式的开放性对话,可以让我们回归哲学的伟大传统和对本质问题的追问.--题记 ...

  • 赵汀阳:时间的分叉

    一.博尔赫斯的花园 存在于<特隆百科全书>里的特隆世界以心理学作为唯一基础学科,而其他所有学科都属于心理学的分支.特隆人所理解的宇宙只是思想过程,因此宇宙的存在就只有时间性而没有空间性.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