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

(0)

相关推荐

  • 一曲《送别》, 一切随缘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它的词作者正是李叔同,也是送别挚友许幻园的 ...

  •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天外天.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 ...

  • 典史看人: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看国难之际一个浪荡富家子的表现

    李叔同填词的<送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不知哪个有才人,把第一句改了 ...

  • 她死了,享年102岁——谨以此文“送别”李叔同的女儿春山油子

    2020年7月初,春山油子(日文:はるやまゆうこ)死了,享年102岁. 油子(ゆうこ)死在日本最南端的冲绳岛,死在母亲的老屋里,死在挂满裸体女人油画的中式四合院里. 油画,是父亲画的. 画上的裸体女人 ...

  • 1918年,39岁的李叔同在杭州出家。第...

    1918年,39岁的李叔同在杭州出家.第三天,他的妻子带着2个儿子,在寺庙外长跪不起,磕头4小时,头上鲜血直流,只求见他一面.可李叔同却托人带话:不见.   李叔同出家后的法号,是弘一,后来,他的确成 ...

  • 看李叔同的佛系书法如何一步步褪去烟火气?

    李叔同(1880~1942),出家前,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他就已在戏剧.绘画.书法.音乐.诗词等艺术领域享有了极高的声望.1918年出家后,他又成一位精进勤修.持律严谨的弘一法师,用他的『戒行』思想影 ...

  • 河北区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一 提起河北区.那里还出了一个名人就是人人都知道的李叔同即"弘一法师". 他生在天津(1880年).20岁(1901年)去了上海南洋公学读书; 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上野美术专 ...

  • 晚清名妓杨翠喜真容:貌美如花气质佳,身价12000金,李叔同因她出家

    红颜薄命,红颜祸水. 自古最能形容美人之美的词并非是什么闭月羞花,沉鱼落燕,最能形容的是侧面刻画之语,像: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自古红颜多薄命......比如民国时的林徽因,人们就很想知道她 ...

  • 李叔同的《送别》的解释是什么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 ...

  • 河北区李叔同书法碑林

    一 一天骑着自行车.去河北区外调,走宙纬路东瞧西看,忽见靠街有一个古典建筑风格的院落,吸引了我.便下了车,要进去看一看. 驻足门外,飞檐吊角的门楼,大门上方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黑底描金匾额"李 ...

  • 李叔同诗词歌

    李叔同(1880-1942),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1880)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01年入南 ...

  • 李叔同送别歌词的探讨新编(202103改写)

    李叔同<送别>歌词的探讨(改写)      止戈 2020/2 一.李叔同<送别>歌词的两段原貌 <送别>歌自从在<城南旧事>电影中唱出后,深受大众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