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沁水注》里的光沟水、朱沟水等考略

(0)

相关推荐

  • 河北、山西有两条河流,相距一百公里名字却相同,有4县以河得名

    河北省邯郸市区内北部有条河流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河上有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学步桥,桥名就是取自"邯郸学步"的成语,桥下流过的河则是沁河,这条河在西汉景帝削藩时,曲周侯郦寄兵围赵国邯郸 ...

  • 新都汉.循吏《王稚子阙》

           县北八清里,路西,有东汉循吏王稚子墓以及石阙.我在成都时雇人拓印,如书中的插图就是雇人拓印的.阙,原有左右两个.古时叫做双石阙.右阙于雍正九年(1731年)被沟水淹没,今只有左阙独存.就 ...

  • 一碗泉驿

    一碗泉驿 宁夏周兴华 <乾隆中卫县志>载:"一碗泉:在县西一百一十里.水出沙沟内,仅盈一碗,取之亦不竭,因名.今其地设塘递.军台."从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月至二十 ...

  • 老街湖垛​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湖垛是一个很久远又很陌生的名字.湖垛即今江苏建湖县城所在地,旧属盐城县.曾经老街的画面,己被旧城改造的步伐淹没于记忆之中.然而,记忆深处,它并不会走远,那种熟悉的味道,常常令人怀念和 ...

  • 《水经.沁水注》里的长平之战

    (沁水)又东与丹水合,水出上党高都县故城东北阜下,俗谓之源源水.<山海经>曰: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丹水自源东北流,又屈而东注,左会绝水.<地理志>曰: ...

  • 《水经.沁水注》里的于姓祖根等考略

    A2 △又南出山,过沁水县北. 沁水南迳石门,世谓之沁口.<魏土地记>曰:河内郡野王县西七十里,有沁水,左迳沁水城西,附城东南流也. 沁水城,具体不详.杨守敬认为<魏土地记>所 ...

  • 《水经.沁水注》里的晋城

    <水经.沁水注>里的晋城 ○沁水 △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 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三源奇注,迳泻一隍,又南会三水,历落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 沁水,即今沁河 羊头山 ...

  • 《水经.沁水注》考略

    <水经.沁水注>里的晋城 ○沁水 △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 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三源奇注,迳泻一隍,又南会三水,历落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 沁水,即今沁河 羊头山 ...

  • 《水经.清水注》里的修武、宁、攒茅等考略

    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修武,故甯也,亦曰南阳矣.马季长曰: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故应劭<地理风俗记>云:河内,殷国也,周名之为南 ...

  • 《水经.清水注》里的清水、白鹿山、黑山等考略

    ○清水 △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 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馀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 ...

  • 《水经注》卷五邓里渠、四渎口、古东阿阿胶等考略

    B5 △又东北过东阿县北. 河水于范县东北流,为仓亭津.<述征记>曰:仓亭津在范县界,去东阿六十里.<魏土地记>曰:津在武阳县东北七十里,津,河济名也.河水右历柯泽.<春 ...

  • 《水经.沙水注》所涉太康、通许等地域考略

    <水经.沙水注>考略 A1 △又屈南至扶沟县北. 沙水又东南迳牛首乡东南,鲁渠水出焉,亦谓之宋沟也.又迳陈留县故城南.孟康曰:留,郑邑也,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矣. 沙水,据<水经·渠 ...

  • 《水经.淄水注》所涉营丘、临淄等考略

    A2 △东北过临淄县东. 淄水自山东北流迳牛山西,又东迳临淄县故城南,东得天齐水口,水出南郊山下,谓之天齐渊.五泉并出,南北三百步,广十步,山即牛山也.左思<齐都赋>曰:牛岭镇其南者也.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