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记忆:村里的老槐树

(0)

相关推荐

  • 中秋节,3位女儿回娘家,引村里人羡慕,却因买礼物闹得不欢而散

    农村变化大,村里的五叔,由于生了三个女儿,在村里一直被人看不起,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女儿多的人家,在村里非但不会被人看不起,反而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 就拿五叔来说,老两口七十多岁的年龄,整日无忧无虑 ...

  • 很多农村在村头都有一个老树,有啥说法吗?你村里有吗?

    文/农夫也疯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这首小令,短短28字却意蕴深远,其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 ...

  • 农村“老顽固”,坚持不在城里买房,准儿媳逼其“就范”

    为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在城里买房?很多人都认为是攀比风在作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而背负上沉重的生活压力,到底是值还是不值? 村里的全叔,对此就不屑一顾,他总是这样说:"自己穿多大鞋只 ...

  • 716期B || 匡燮:《蛮荒时代》21假期返乡/静华播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上期结尾: 我把这二十篇小说手稿装订了,找三叔隔边画像社徒弟.我的好朋友张春智设计了封皮,封皮中央有一支点燃的蜡烛,书的标题是< ...

  • 【“晟瑞易行杯”我和我的美域蓝田征文55号作品】 辋口庄人:谁是最知足的人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638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谁是最知足的 ...

  • 槐树下‖文/谢小清

    槐树下 我们村前长了一颗大槐树,很大. 大槐树已经存在很久了,至少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那了.槐树后面就是我们村了,有时我会想,大槐树是不是我们村的守护神. 乡下的夏天,很是聒噪.槐树满树的绿油油的叶子, ...

  • 华州记忆:村里娃的早餐

    村里娃的早餐 作者:吉建军 我上小学的时候,农村包产到户刚刚落实,种粮人经历了长期哄不饱肚子的艰难日月之后,总算能够松一口气了,一年到头都吃上饱饭了!这是几千年来从来没有过.且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虽然 ...

  • 华州记忆:村里的小卖部

    网友粉丝福利 村里的小卖部 作者丨吉建军 现在村子里的商店,大都是超市的形式.在至少二十年前,超市在乡村是绝迹的,唯一能够买到日常用品的地方,是每个村都有的小商店. 这些小商店很好认,一般都是临街村民 ...

  • 华州记忆:流年来袭——怀念老笨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怀念老笨 作者 流年来袭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从市场买回来一只母鸡,准备给母亲补补身子.& ...

  • 〖夜读〗♫记忆中的老槐树

    作者:陈向炜   朗诵:芳草 槐树长,岁月长 1 我常常望着老屋前的这棵槐树发呆. 小时候,家后院地窖不远处长着一株和我胳膊一样粗的槐树,长得稀稀疏疏的.平常我不怎么看它一眼,儿时的年月里只顾着疯玩. ...

  • 华州记忆:生产队在麦场房内挖出了一陶罐碎银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家的打麦场 作者 郝庆年 我家(莲花寺水峪村)的打麦场在村南城外,七.八分地,东边一小半是我家的,西边一大半是堂叔父家的.一年大多时间都种庄稼:秋季种玉米兼 ...

  • 华州记忆:挖知了

    挖知了 作者:吉建军 知了是最能代表时光进入仲夏的昆虫了.这是广大关中农村最常见的夏虫,也是最没有杀伤力的夏虫.而我们的仲夏,就是从知了开始的.进入阳历的六月末,知了就渐渐开始爬树了. 我们这些娃娃们 ...

  • 华州记忆之麦秸积

     华州记忆之麦秸积 作者:吉建军 华州产麦,麦秸成为麦子收割之后的副产品,对于农民们来说,麦秸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资料而绝对不忍丢弃的. 往往在麦收之后,华州的农人们便把这些麦秸集中起来,堆积成小山包一样 ...

  • 华州记忆:撵黄鼠的少年

    撵黄鼠的少年 作者:吉建军 华州人幽默豁达的天性,在言谈中就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遇到家里念书不好的娃娃,就半开玩笑半愠怒地说:"你念啥书哩?撵黄鼠去把你叫上!"念书和" ...

  • 华州记忆之村遛子

    华州记忆之村遛子 作者:吉建军 村遛子者,游走于乡村的各类人也.在我有限的孩童时期的记忆中,村遛子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但有幸也遇到过几个,成为这种游走于乡村的特殊人群的弥足珍贵的记忆资料. 我记忆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