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之夜,终会相见(五)

18
西施在吴国遇到的最大阻力,是吴国大夫伍子胥。
伍子胥出生于公元前559年,他父亲名叫伍奢,在楚平王手下任职,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死里逃生,从楚国辗转逃到吴国,深得吴王阖闾赏识,渐渐成为朝中重臣。阖闾去世时,嘱咐伍子胥辅佐夫差,成就霸业。伍子胥果然不负所托,协助夫差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终成东南一霸。
公元前488年,当西施来到吴国时,伍子胥已71岁高龄。阅人无数的他,从看到西施的第一眼开始,就顿感不妙。此女有倾国倾城、绝世独立之姿,勾践却不自己享用,而是拱手送给夫差,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于是,在夫差和西施共度良宵的次日,伍子胥忧心忡忡地向夫差谏言道:“请恕老臣直言,越女西施,大有妺喜、妲己、褒姒、骊姬之态,国君不可不妨。”
此时此刻,视西施为心头好的夫差哪里听得进伍子胥的谏言?他脸色一僵,沉声道:“大夫此言差矣!妺喜、妲己、褒姒、骊姬都出现于末世,吴国如今蒸蒸日上,怎么可以同日而语?”
“国君……”
“不必说了,寡人自然有数。”夫差“霍”的起身,大袖一挥,大步离去。
他迫不及待要去馆娃宫看他的美人儿,他想时时刻刻和他的美人儿黏在一起,一刻钟都不想浪费在伍子胥的叨唠中……
19
为了取悦西施,夫差大兴土木,调动吴国最好的能工巧匠,一刻不停地筑造各种精美绝伦的亭台楼阁。一时间,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运输而来的名贵木材堵塞了河流港渎,从而有了木渎的地名。
夫差所做的这一切,都只以博美人一笑。他以为,这样花前月下、岁月静好的日子,可以一直过下去……
他不知道,在千里之外的越国,越王勾践正举全国之力忍辱负重,蓄势待发!
公元前484年,一眨眼,西施来到吴国已有四年。四年来,因为伍子胥多次劝夫差远离西施,夫差越来越不待见伍子胥。昔日牢不可破的君臣关系,正一点一点分崩瓦解。
这天,听说夫差急于进图中原,要率大军攻打齐国时,伍子胥再度犯颜直谏道,越国在吴国的后方,吴国若要攻打齐国,应先消灭越国,否则,吴国很有可能腹背受敌,陷入无力回天之险境。
然而,夫差不仅再一次拒绝了伍子胥的忠告,反而听信太宰伯嚭谗言,认为伍子胥替齐国说话,一心向着齐国,是齐国安插在吴国的内奸,怂恿吴越“鹬蚌相争”,齐国坐收“渔翁之利”。
一个月色惨淡的夜晚,色令智昏的夫差派人前往伍子胥家中,送他一把青冥宝剑,言下之意,令其自杀。
伍子胥心如刀绞,老泪纵横。他死不足惜,却为无法完成阖闾的托付而跺足长叹。吻剑自尽前,他沉痛地交代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20
果然,伍子胥死后两年,即公元前482年,吴越之间那层含情脉脉的面纱,终于撕破了。
这一年盛夏,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和晋定公相会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欲争中原霸主之位。
对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越国来说,复仇的时机终于到来了!范蠡建议勾践趁吴国空虚,立即兴兵伐吴,勾践欣然同意。于是,越国大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入吴都,杀死夫差太子友。
噩耗传到夫差耳中时,夫差为了不影响争霸的大好形势,秘密处决了七名报信的吴兵,强忍泪水,继续参加黄池会盟。
待夫差从黄池回到吴国时,越国显然占了上风,夫差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以吴越讲和而告终。
夫差战败后,西施以为夫差看见她定会暴跳如雷,然而,并没有。
夫差拖着一身疲惫来到馆娃宫,看到粉面含泪的西施时,心中五味杂陈。然而,当他听到西施惴惴不安、娇喘微微地说“国君,臣妾来自越国,已是戴罪之身,无颜再伺候国君,请国君赐臣妾一死”时,所有怨怼便化为子虚乌有,反而一把揽过西施,安慰她道:“你一介女子,何罪之有?这是男人之间的事情,与你何干!”
西施终于在心里舒了口气,闭上眼睛,默默低叹:“先生,我已平安,请勿挂念。”(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伍子胥为报仇掘墓鞭尸被朋友责备,他说我日暮路远,所以倒行逆施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这是宋人郑思肖作的一首诗,这诗道出了本文要说的主人公--伍子胥. ...

  • 郭德纲《未央宫》的唱词究竟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下篇)?

    春 秋 战 国 上篇文章我们说到伍子胥成功逃到吴国,并帮助公子光成功夺取王位,还推荐了孙武来统领军队,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老郭<未央宫>的最后一段. 吴国兴楚国衰无道昏王身已死 伍子胥鞭碎平王 ...

  • 戏说上下五千年 | 波神传奇(下)

    卧薪尝胆 /典故卡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典故,讲的是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并终成一代霸主的故事. 除此外,本章将涉及诸多历史典故,如专诸刺王僚.孙武练兵.东施效颦.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大结局)

    38 范蠡和西施,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机会说上一句话,但彼此的心意,早已通过一个眼神,全然明了. 当夫差被越国侍卫拖出殿外,当西施被送回寝宫,当大殿内终于只剩下勾践和范蠡时,范蠡已经想好了保全西施的万全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十)

    35 范蠡和西施都想不到,他们的重逢,会是在这样的场合. 或许是想在夫差挫败的伤口上再撒把盐,勾践特地让人将西施从馆娃宫带到他和夫差面前. 当西施款款向他们走来时,就像18年前第一次在美人宫见到西施时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九)

    32 当越国大军浩浩荡荡向吴国而来时,辗转得知消息的西施和郑旦,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辗转难眠. 自公元前488年深秋离开越国,一眨眼,便已抛家去国,不见父老乡亲十三载. 十三年,人生能有几个十三年呢?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八)

    28 公元前478年的笠泽大战,对越国和吴国来说,无疑是一道分水岭. 那次大战后,吴军一蹶不振,吴国江河日下:越军斗志昂扬,越国蒸蒸日上. 时光一晃便又是五年. 公元前473年,经过"十年生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七)

    25 公元前478年的这场大捷,越军剑术总教官处女立下了汗马功劳.勾践班师回朝后,心头大喜,当即论功行赏,处女自然在厚赏之列. 然而,处女似乎并不在意越王的厚赏.她在意的,是范蠡大夫的目光. 自公元前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六)

    21 这次吴越交锋,虽然越国占了上风,但范蠡却开心不起来.他一直在担心一个人,那个让他思念了六年的西施. 当他建议勾践趁吴国空虚立即兴兵伐吴时,他不是没有想过西施的安危,但他同样明白,身为打入敌营的棋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四)

    15 范蠡自然是忙的,但并非真的忙得没有时间去军营走走看看. 他只是有意回避,因为,他心中清楚,如果再不回避,恐怕会让处女越陷越深-- 起初,他以为,越女只是喜欢和朝中大臣聊天下局势.身为越国大军剑术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三)

    11 这一回,范蠡在越国南部的崇山峻岭间偶遇了一个奇女子. 这天,他骑马来到天姥山脚下,这里,猿啼鹤唳,飞瀑流泉.突然,一直白色猿猴从山边丛林里跳将出来,张牙舞爪地向范蠡扑面而来. 千钧一发之际,身后 ...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二)

    6 夕阳坠地,暮色四合,船头的风更大了. 郑旦走到西施身后,轻轻为她披上一件外裳,说:"起风了,小心着凉." "你说,吴国的月亮,会和越国一般好看么?"西施恍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