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存韩第二原文翻译
相关推荐
-
纵横家巅峰对决的绞杀套路
存韩篇为是韩非子与李斯围绕是否保存韩国作为主权国家存在而展开的激辩,韩非与李斯师出同门,皆为集百家之大成者荀子的门徒,荀子的这两位高徒即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同时也兼具纵横家的鲜明特质. 但韩非与李斯的战 ...
-
《韩非子》解读 存韩第二
古风藏书<韩非子>解读存韩第二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韩国将秦国当作宗主国来侍奉已三十余年,对外,为秦国提供屏障,阻止东方各国的进攻:对内,就像草席和坐垫一般屈居在下,听任 ...
-
《韩非子》解读 初见秦第一
古风藏书 <韩非子>解读 初见秦第一 [题解] <初见秦>,顾名思义是作者第一次进见秦王的一篇奏章,文章要秦王凭借有利形势成就王霸大业,运用战争手段统一天下.本篇虽为<韩 ...
-
韩非子的死亡之迷
原创|发布:2020-07-18 14:59:52 更新:2020-07-18 14:59:52 TA说 导读:韩非子的死亡,其实和两个人都有着莫大的关联,一个就是李斯,另一个就是 ...
-
韩非子003存韩第二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日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 ...
-
《尉缭子》兵谈第二原文翻译
兵谈第二 本篇主要论述立国.建军:用兵的指导思想.首先谈根据土地肥瘠而立邑(古代称国为邑),要求"以城称地,以地称人,以人称粟".也就是说立国要适合本国经济条件.其次谈建军要&qu ...
-
《鬼谷子》反应第二原文翻译
反应第二 [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 ...
-
韩非子 存韩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日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侯必 ...
-
韩非子 存韓第二
古风藏书 (国学导航·子部) 韩非子 存韓第二 韓事秦三十餘年,出則為扞[遮蔽:遮挡]蔽,入則為蓆薦[席子和草荐.],出贡以供,若席荐居人下.秦特[只.单]出銳師取韓地,而隨之怨懸於天下,功歸於強秦. ...
-
《韩非子》大体第二十九原文翻译
大体第二十九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一性一:不吹一毛一而求小疵,不洗垢而 ...
-
《韩非子》功名第二十八原文翻译
功名第二十八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 ...
-
《韩非子》用人第二十七原文翻译
用人第二十七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