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中文 | 肖复兴《京都冬食》(散文)

(0)

相关推荐

  • 北京人冬天不能没有的几样吃食,每一口都是回忆!02

    2020-11-25 19:02 尤其是各类街边美食 每当听到小贩的叫卖 就像回到了小时候 那种温暖和甜蜜- "夏天喝酸梅汤 冬天吃糖葫芦 在北平是不分阶级 人人都能享受的事" 梁 ...

  • 每一口都是回忆!北京秋冬十五样经典美食,看看有没有你的最爱

    在一场场雨中北京的秋天拉开了序幕 天儿一凉,又有理由多吃点了 吃,有时不光解馋,也是一种怀念. 今天我们就带您重温 北京秋冬经典美食 01.烤白薯 以前的北京,天儿一冷,总会在胡同口.街口看到卖烤白薯 ...

  • 老北京秋冬吃啥?天寒地冻,能让我露出嘴的才是真爱

    到了秋冬,枫叶让北京变成了北平,瑞雪也让故宫变成了紫禁城. 不过要说这时候的北京,最吸引人的或许并不是美景,而是来自街头巷尾的香气--各种各样的街头小吃绝对让你大开胃口. 对于秋冬的北京人来说,能让人 ...

  • 老北京风景:冰糖葫芦

    糖葫芦,在天津又叫糖墩儿,是我国北方的传统小吃.它是把北京人称为"山里红"(也叫"山楂"的小红果儿)去掉中间的果核儿,用竹签穿起来.在春节厂甸庙会卖的,是往上面 ...

  • 岁时节日|小寒:老北京的寒冬饮食生活

    小寒是农历年倒数第二个节气,也是数九里的第一个节气,处于二九末至四九初之间,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有"冷在三九""小寒胜大寒"等说法.动物总比人先感知到气候的变化 ...

  • 肖复兴《京都冬食》(散文)

    一 不时不食,是一句老话,讲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传统,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最早说这句话的,是开业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老北京最老的一家叫聚庆斋的糕点铺的掌柜.那时, ...

  • 分发三个平台《肖复兴散文》:年轻时候最不懂的是父母

    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 ...

  • 文学•散文|老院、记忆和历史——读肖复兴《我们的老院》

    老院.记忆和历史 --读肖复兴<我们的老院> 相对于小说.诗歌.戏剧等而言,散文在庞大的文学家族中可以被称为基础性的文类,这与它的文类特性有着莫大关系: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发真情 ...

  • 天下中文 | 阿成《跂而回望》(散文)

    作者简介 阿成,编审,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短篇小说<年关六赋>曾获1988-198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赵一曼女士>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其他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 ...

  • 天下中文 | 老哲《大雪满弓刀》(散文)

    作者简介 老哲,本名南哲民,男,1965年2月生于太原,现居北京,曾在<北京文学>发表过中篇小说<祖父的沉默>(2005年),获新人新作奖. 作者声音 散文 大雪满弓刀 文 / ...

  • 天下中文 | 穆涛《主气与客气》(散文)

    作者简介 <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专委会委员,国务院特贴专家.<先前的风气>一书获 ...

  • 天下中文 | 高国镜《苍鹰大雕哪里去》(散文)

    作者简介 高国镜,本名高国敬,北京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兼任过乡村兽医.会计.乡文化站长,曾在顺义县委从事过史志工作,于2018年在顺义区文化馆退休.曾任顺义区作家协会第一届常务副主席.第二届主席, ...

  • 天下中文 | 陆春祥《癸辛街旧事》(散文)

    作者简介 陆春祥,笔名陆布衣等,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浙江传媒学院客座教授等.已出散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乐腔><笔 ...

  • 母亲的世界 | 肖复兴

    文/ 肖复兴 一 四十多年前,我从前门搬到洋桥,尽管那里离陶然亭公园不远,但明显属于城乡接合部的郊区.如今,那里已经成为高楼林立的闹市.沧海桑田,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造化,足以看见城市化进程的足迹,远非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