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农村课改的特色之路

聂志明

在新课改进程中,许多农村学校在经历了前段仿效先进实验区课改模式,移植、拷贝各种课改范例而陷于无所适从的困境后,通过反思自己的课堂悟出:农村课改既不能与城市雷同,也不能“穿着新鞋走老路”,只能依据农村实际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整合农村课改资源。乡、村学校负债已成为制约课改的一大瓶颈。当前,农村学校要抓住调整学校布局的机遇,将被撤学校的课桌椅、办公用品、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集中起来重新调配,并将撤并学校的校舍、场地进行拍卖,作为解决课改资金短缺的途径之一。

着眼“农”字增减课程。新课程具有普适性,但无力顾及城乡各地区学校的差异性。作为农村教师应着眼“农”字,敢于对实验中的新教材动“手术”,即结合本土“三农”需要,自主增补农业科普读物与春插抛秧、农机修理、果树嫁接、植树环保等时令性较强的农技课程,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突出农村特色。

依托农校科技优势,构建“一校两制”模式。从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与部分贫困生家庭经济现状分析,农村初中生不可能都读上普高、职高,有30%左右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从业。鉴于上述情况,农村初中完全可以将初三学生分流,构建“一校两制”模式。即将70%准备升学的学生留在初三年级学习,剩余愿意毕业后就业的学生进入“三加一”职业技术岗培训班,这些学生学制延长一年,在继续完成义务教育课程后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在办学形式上,学校一方面可与乡镇农校联合办学,请农校的技师为学生授课,利用农校科技优势和雄厚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农机、畜牧、药材栽培、果木种植、家禽养殖等实践场所。另一方面,学校可聘任“双师型”教师,利用勤工俭学基地,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此双管齐下,让升不了学的学生凭着实用技术,走出校门后即可进城务工,又可在当地农村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

紧贴农村课改实际,建立全新配套制度。新课改启动后,农村教师新理念的树立,角色行为的转变,创新学习模式的构建等,最终的落实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制度来保障。在建立新的考评、常规管理制度时,务必要紧贴农村师生实际,符合农村教育规律。例如,市、县教育局在评价学校时,对乡村学校的升学率要淡化,重点测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合格率,以形成“少考试、多读书,少说教、多实践,少花钱、多办事”的良性循环。各学校在建立新的常规管理过程中应立足本土、凸显特色。例如在控辍保学方面,要充分估计教师家访、村访所存在的大量隐性工作量;在作息时间安排上,要考虑到撤校并班后远道学生上学难的实际;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在考核教师时,要注重结合考察教师“服务三农”的理念与工作态度;在考评学生时,不但要测评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考评学生的劳动态度与实践能力……制订出适应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考评、常规管理制度,以保证农村课改顺利进行。

(0)

相关推荐

  • 2019年杭州市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研究联盟研讨培训活动(姜家镇小学活动)小结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建设工作,2019年11月21日,杭州市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研究联盟研讨培训活动在姜家镇中心小学顺利举行.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俞晓东所长.淳安县教育局汪丽美副局长.淳安县教 ...

  • 也谈“小班化”

    两所学校,几个亮点 今年,"小班化"教学的似乎变得很热门,培训.讲座.课堂观摩.比赛比比皆是,单是这个学期,我就参加了一项为期三天的培训,两场为期一天的专题讲座与报告会,几堂小班化 ...

  • 多多注目农村课改

    鲁家宝 随着课改的推进,农村学校凸现出了一系列不利于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因素--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专业知识水平低,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基于此,怎样才能使农村学校尽快适应课程改革新形势的要求呢?笔者在 ...

  • 多元并进,农村课改的有效途径

    张雁华 对于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人们关注的恐怕不只是它的形式,更多的是它的实际成效.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新课改如何操作,成了广大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笔者几乎跑遍了 ...

  • 农村课改面临三大难点

    张雁华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历时多年,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既涵盖了思想观念的革新,又包括课程教材等物质方面的建设:既注重新的教学方法的导入,更关注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生成:既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育, ...

  • 拿下2.6亿播放的霸权番IP后,万达院线游戏能走通漫改游戏这条路吗?

    把别人做不好的事拿过来,然后做成.文/依光流你对动漫IP改编的手游还有期待吗?我问了一圈身边的朋友,大家和我的基本想法一致:会试试,但谈不上期待.原因很简单,国内一直以来拿到了不少好IP,可最终做出来 ...

  • 课改之路要用“心”去走

    郑丽民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作为教师,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只有善于总结.善于发现.善于研究,才能在课改的"天地"中大有作为.课改之路我们要用 ...

  • 金羊网评:摸清村情民意,走好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三审稿26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拟充实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 乡村振兴怎么办?"要科 ...

  • 走出生物新课改的认识误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物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偏失,使生物课堂教学陷入一些认识误区,给新课改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误区一:角色定位模糊不 ...

  • 十年方识课改路

    从1998年毕业参加工作,我在教学一线的20载也是课改推进的20年.刚毕业时的美好憧憬与期望,曾因课堂教学周而复始产生职业倦怠,也曾因学生取得好成绩而沾沾自喜.直到2010年,我来到一所倡导读书.热衷 ...

  • “本土化”的课改之路

    2001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随后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一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起来,中国向世界宣告跨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