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翻译+译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4
相关推荐
-
六、【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
六.[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郑 论]此条原系太阳因误下,而邪陷于脾,故见腹满时痛,理应温中醒脾,似非桂枝汤所宜,学者细酌之. 邪陷下而用桂枝汤,使邪 ...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各论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开始阶段,意味着邪气由六腑往五脏方面发展了.因为三阳经属于六腑的病,三阴经属于五脏的病,五脏的病比六腑的病要重一些.太阴主要表现在脾和胃,脾胃的功能虚 ...
-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①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④. [注释] ①自利:不因攻下而自泻利. ②胸下结硬:胃脘部痞结胀硬. [译文]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7. 伤寒论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问曰:病有结胸①,有脏结②,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注释] ①结胸:候名,主要症状是心下硬痛. ②脏结:候名,症状与结胸相似,而性质不同,为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9. 伤寒论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①也. [注释] ①目眩: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译文]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是口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 [评析] 本条为少阳病提纲.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1. 伤寒论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①,但欲寐②也. [注释] ①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属于阳气衰弱: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属于营血不足. ②但欲寐: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 [译文] 少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2. 伤寒论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下之利不止. [注释] 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3. 伤寒论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霍乱①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释] ①霍乱:病名,形容病势急而变化快,挥霍之间便致撩乱,因而名为霍乱. [译文] 问:什么叫霍乱?答:呕吐与 ...
-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 -P1 1.太阴病的病变部位 2.太阴病的成因 3.太阴的生理 4.太阴病的证候特点与分类 5.太阴病的预后. 一.太阴病辨证纲要 -P4 二.太阴脏虚寒证(太阴病本证 ...
-
第四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起273条迄280条)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胡希恕注:太阴病,即里阴证,它经常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症状反映出来,故凡病若见此一系列症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