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怀说伤寒——条文四、五

中医随笔 第62篇

文章字数:1300字

阅读时间:4分钟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这两条文一起讲,讲的是正邪斗争的两种结果,第一种正胜邪败,即疾病不传变。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这里的“伤寒”不是之前说的太阳病中的一种,这是广义上的伤寒,内经讲伤寒有五种——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伤寒就是外伤于寒。就是说刚开始太阳经被风寒所伤。

脉若静者为不传也。静先比于动属阴,只要是脉缓和即是,因为正邪斗争,邪退了,但正也伤,不可能脉动啊,脉宜以静养,所以说脉静很形象,反过来说——邪败,没有往里攻,就是不传也。

颇欲吐——想吐吃进胃里面的东西——说明邪想传到阳明胃,若烦躁——心情不好的样子,内心躁动,情致上不安静——说明邪干扰到少阳胆(胆与情致相关)。

主要体现在“脉数急”,通过脉象告诉你正邪还在斗争,在激战,而且影响到阳明与少阳,那还不传吗?

到了条文五,上面讲的阳明少阳证都没见到,那还传吗?这时正邪斗争可能相持在太阳之表,或是已经正胜邪退。

这两条文告诉我们,要学会通过脉象来判断疾病的进展,如果好开始脉是静的,你开的方治疗后,总是脉动、脉数急,那是说明治好病吗?可能你开的药方反而助邪攻正。如果开始脉是动而不静,你用方后把脉,发现脉是缓而不慌,那么应是药有效果。

之前只见过一位患者,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就是感冒一个星期了都没去看医生,找我的时候,就只有早上咳嗽,咳的是绿痰,比较难咳出,流鼻涕,喉咙有点痛,自己觉得身体重重的,其他明显的症状没有了,本来不想看医生,想这样撑过去的。

我把的脉是弦数的,我给她开了柴桂加石膏三剂,就让她回去。

她晚上便喝药了,但是觉得咳得厉害,明天早上醒来声音反而嘶哑起来,她觉得好像病更严重了,早上不到八点就上门来找我了,脸灰沉沉的直接就说病好像加重了,特地过来问我能不能继续喝中药。

我给她把个脉,脉是缓的,我再问她咳的痰是什么颜色,她说现在咳的是黄色,我听后便告诉她回去继续煎药,下一剂喝了就病好了,果然隔天她便过来,这次晚一点,八点过后,而且心情好多了,道喜说——病好了八成,想在开个方调理。

她开始脉由弦数变成缓脉,就像条文说的那样——脉若静者为不传也。绿痰变成黄痰,颜色就是从阴转阳,由木传土,说明是病退,不是病进,所以继续喝药会好的,她反映那么大其实是感冒一个多星期自己应撑不就医,肺里面有伏痰,要咳出里面的痰当然会咳得厉害。

上面条文说“一日、二日、三日”,就是一个数字上的代用,临床上不必死纠结这天数,每个人有个体差异哩,有因时因地因人等的不同,所以记住条文中不变的道,就是学会判断正邪斗争的演变。

那为什么条文会选这几个数字,出自《黄帝内经,热病论》“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所以我一直觉得仲景大师写的伤寒论,理论来自内经,要读好伤寒最关键还是要读好内经。

作者介绍:远怀中医,温煮经典,崇尚岐黄。

(0)

相关推荐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11-81

       这节课主要从太阴病衔接到少阴病了.以前认为这两个章节都很简单,没想到这次学习的时候遇到不小的阻力,看来还是以前学的不够扎实.希望自己能在一遍遍的温习中进步. ❀ ❀☆开始讲解了陈皮还有和他类似药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条第5条

    0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解伤寒论>:"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6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6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66.病如桂枝汤,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

  • 远怀说伤寒——条文八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文章字数:1100字 阅读时间:3.5分钟 (8)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条没有什么 ...

  • 远怀讲伤寒——条文三

    中医随笔 第60篇 文章字数:740字 阅读时间:2.5分钟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条文三是太阳病第二个类型--伤寒.伤寒与上条文中风刚好形成 ...

  • 远怀说伤寒——条文二

    中医随笔 第59篇 文章字数:600字 阅读时间:2分钟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本条文拓展了第一条的症状,说出了太阳病的类型之一"中风",仲景讲的中风与 ...

  • 远怀说伤寒——条文一

    今天开始,我便抽空写写伤寒心得,囿于学识浅薄.工作忙碌,不足甚多,只求抛砖引玉,望各家批评指正.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一条文讲的是风寒袭表. 此条文是太阳病篇章的提纲,必须背诵 ...

  • 远怀说伤寒(13)——条文十四、十五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中医随笔 第78篇 文章字数:680字 阅读时间:2分钟 14.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按:此条文补充了条文13一个症状--头痛,条文13说出运用桂 ...

  • 远怀说伤寒(25)——条文卅三、四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今天 条文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按:本发表不解,影响里不和,胃气上逆作呕.太阳病本应该发汗解即可,汗源在于脾胃的运化,水液入口后,经脾升到 ...

  • 远怀说伤寒(26)——条文卅五

    昨天 条文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按:这里可以提炼出伤寒八证或是说麻黄八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 ...

  • 远怀说伤寒(19)——条文廿五、廿六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中医随笔 第95篇 25.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按:桂枝汤是煮一次分三次喝,伤寒的方都是这样的,煮一次分三次喝,因为他开的量 ...

  • 远怀说伤寒(18)——条文廿四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中医随笔 第94篇 24.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