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趋势|农业服务公司,托管土地面积1.2万亩,每亩40元利润

近些年来,政策持续支持农业生产社会服务化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土地托管是指农户将农业生产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农业经营的方式。

通过土地集中连片托管,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和统一经营的管理优势,有利于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增产增收。在东北区域,河南河北山东等华北平原区域,土地条件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地方,土地托管模式发展较快,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

专业合作社托管,亩产增收800多

2018年,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唐王村引入了土地托管模式,村里面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入托管后的农户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机械化运作,大大节约了成本。以播种为例,以前一个人费用25元一亩,规模运作后只需要十几元。

不仅如此粮食产量也增加不少,由原来玉米亩产1000-1200斤,提高到亩均产量1400-1500斤,通过合作社推荐的优化方案有的,亩产更是达到了1700斤。有农户反馈,他承包的的一百多亩地,加入托管后,当年增收了十来万。而且因为合作社专业代管,还有空闲的时间可以出去打零工,这种托管模式在当地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农业服务公司,托管面积1.2万亩,纯利润40多万

滕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农资服务公司的总经理做土地托管十多年了,从刚开始的400多亩土地发展到如今共托管了1.2万亩。并且领办了4家合作社,一家为民服务中心。

据他介绍,他在市场中看到的趋势是,市场潜力很大, 现在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土地流转已成趋势,一些种植大户也应运而生,他们迫切需要技术、管理、物资供应、市场信息及粮食收储烘干等服务,从业者肯定能有作为;但另一面,农服务投入的财力、精力、设备等比较大,收益相对比较低。拿全托管的小麦种植来说,每亩地农资、植保、农机、水电等费用大约投入460元,除去设备磨损、工人工资以及其他支出,每亩地利润大约只有40元左右单体收入不足,因此一定要扩大托管面积,靠规模求效益。

土地托管的发展还受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

目前土地托管多为民间行为,服务需求和服务供给信息存在不对称现象,服务半径有限,发生托管关系的双方需要建立在双方个人威信、声誉的基础上达成合作,能够达成合作的数量有限;

在产业范围方面,主要集中在风险较小,容易掌控的粮食生产,在专业性强,劳动密集性程度高的蔬菜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等涉及较少,另外由于托管服务投入较大,服务组织在经营过程中普遍缺乏资金周转,专业化第三方服务在这方面相应的有利政策不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