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讲桂枝去芍药及加附子汤
相关推荐
-
中医内科学——心悸心阳不振——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阴阳解析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阴阳解析 心悸心阳不振证候: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 ...
-
破气药和辛香药之坑(肖春宏老师)
[重磅干货]现在有时间了,讲破气药和辛香药之坑.先啰嗦两句.作为中医人,即使把银行卡密码忘了,也不能把下列干货忘了,尤其是治危重病之时,千万牢记.否则用破气药和辛香药会掉大坑里的. 1,腹痛当防气散 ...
-
金匮要略第十四篇31条心悟
金匮要略第十四篇31条.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我们首先从伤寒论第41条说起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
-
胡希恕讲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临症应用(转载)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 ...
-
郝万山讲伤寒论13 —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
第13 讲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 大家好,我们接着上课. 我们上次课的最后谈到了桂枝汤的加减应用举例.我们谈的第一个方证是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证主要是治疗风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它的临床 ...
-
治疗心阳不振的古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伤寒论>原文第21.22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功效]调和营卫,温经复阳. [用法]桂枝三两,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桂枝去芍药汤证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3)
下一个方证是桂枝去芍药汤证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men4)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这是第21 条.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证
大家好,我们接着上课. 我们上次课的最后谈到了桂枝汤的加减应用举例.我们谈的第一个方证是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证主要是治疗风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它的临床表现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汤加减举例的第二个方子,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原文第18 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这一条的断句,我的建议是"喘家",逗点,而不是"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
下面看第20 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应当发汗,或者汗不得法,药量太重了,该用桂枝汤的或者用了麻黄汤,结果 ...
-
胡希恕讲伤寒:【连载】第21、22条: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导读:胡希恕(1899-1984),沈阳市人.临床擅用经方, 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除用于伤寒温病以外,尚有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每用必效,是当时所公认的经方家.刘渡舟先生称其为 ...
-
经方心裁(81)桂枝附子汤(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经行腰部冷痛
桂枝附子汤(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原文] 1.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伤寒论&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