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季子白盘》铭文拓片及历代书家临摹
相关推荐
-
意外捡到一件西周“马槽”,却用来给孙子洗澡,如今是国博镇馆宝
任何一件文物的背后,其实都是饱含深意的,它们的历史故事都是非常的值得去探索,很多文物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我们的祖国,所以如今我们必须要认真的保护好它们,不许让他们再度颠沛流离了. 西周时期曾流传了一件青 ...
-
刘铭传家中的洗澡盆,美国人为何出800两黄金买?如今是镇馆之宝
确实文物这个东西,咱们普通人是看不懂的,可能价值连城的文物在我们的眼中就是个破铜烂铁,但是在识货的人眼中那就是价值连城,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老百姓也是意外破坏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 今天要说的这件文物被收藏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五)西周虢季子白盘
这件国家博物馆的禁止出境顶级国宝,从两千八百多年前诞生,到一百多年前的重生,都与金戈铁马相关,所以用首威武的曲子配乐.在long long ago,周天子to子白say:"到颐和园边上的野湖 ...
-
两次被当作马槽的青铜器,却因111个极品铭文,成为国之重宝
在清朝道光年间,陕西宝鸡的虢川司有一位老农在田间干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锄头砸到一个坚硬的物品.他感觉蹊跷,便在当地小心挖掘起来,后来竟然弄上一个大家伙.看上去像是一个巨大的金属盆子,沉重无比.老农 ...
-
国博“镇馆之宝”曾被当作马槽,又被深埋地下14年,专家痛心疾首
确实发现许多的国宝级文物都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凄惨经历,比如乾隆爷下令打造的那16枚金编钟,不仅被后人溥仪给抵押出去,而后更是遭到日本鬼子的抢夺:还有陶鹰鼎,一度被农民大爷当成了鸡食盆:再者还有" ...
-
两次被当作马槽的文物,终于遇到识货之人,如今已是无价之宝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物都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宝主又并不识货,所以被误作它用.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然而,一件珍贵文物,两次被人随意处置,只有虢季子白盘才有这样的遭遇.幸好,它还是完整保存了下来,也成为了后人 ...
-
小楷经典: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历代书家临摹的法帖,传世极品
今天分享的是王羲之小楷<黄庭经>,我发布的一篇文章关于梁鼎光的楷书钢笔临帖一书中也有小楷<黄庭经>,喜欢的朋友可以去参考一下梁鼎光先生是如何临写的. 有的朋友说,刘道士白鹅换的 ...
-
青铜器铭文拓片(临摹)腾侯方鼎 折觥
铭文为 滕侯作宝尊彝 西周早期 折觥 (gong) 说明:1976年12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通高28.7cm 腹深12.5cm 口宽11.8cm 口横7c ...
-
赵孟頫《汲黯传》,敦重典雅,历代书家所推崇的传世小楷精品!
<汲黯传>,宋淡黄藏经纸本,小楷册页,第6页12行197字,为文征明补书.卷后有文征明嘉靖二十年(1541)跋,时年72岁,项元汴万历三年(1575)跋,编为宗字号,笪重光康熙二十六年(1 ...
-
【书画欣赏】 历代书家笔下的“母亲”,用书法表达对母亲的深情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释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 ...
-
历代书家笔下的“母亲”,用书法表达对母亲的深情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释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 ...
-
历代书家,无人不临此帖
我猜,怀仁和尚在集王羲之书的时候, 已经想到了这块石头会不朽. 因为如果不是抱着这种信念, 集王圣教序绝对不会那样精彩. 他为皇帝集的这篇序, 他为玄奘立的这块碑, 在未来的一千年里, 成了书法史上一 ...
-
历代书家笔下的“母亲”,用书法表达对母亲的深情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释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 ...
-
古代草书中的“无上范本”,让历代书家赞叹,堪称“书中龙象”
提起草书,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怀素或者张旭,或沉醉于<自叙帖>的奇踪变化,神采动荡,或怀想于<古诗四帖>的满纸如云烟缭绕之势.然而今天我要向诸位书友推荐另一位草书大师王羲之.书圣王 ...
-
历代书家,无人不临此帖!
我猜,怀仁和尚在集王羲之书的时候, 已经想到了这块石头会不朽. 因为如果不是抱着这种信念, 集王圣教序绝对不会那样精彩. 他为皇帝集的这篇序, 他为玄奘立的这块碑, 在未来的一千年里, 成了书法史上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