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五)西周虢季子白盘

这件国家博物馆的禁止出境顶级国宝,从两千八百多年前诞生,到一百多年前的重生,都与金戈铁马相关,所以用首威武的曲子配乐。在long long ago,周天子to子白say:“到颐和园边上的野湖,哦不,是洛水边上,跟猃狁茬架去。”

子白去茬架了,打赢了,得到老大的奖励,就铸造了一件大大的铜器,这就是2002年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名录的西周宣王时代的虢季子白盘。

中国人无论是吃饭还是喝粥,无论是吃火锅还是吃刺身,都要用筷子,但春秋以前的中国人可不这样,除了喝热粥时用勺子,吃肉时用小刀,其他都是直接用手吃饭。老百姓布衣没什么讲究,贵族王胄就要高级一些,饭前要洗手。到了制礼作乐的西周以后,更是把吃饭前的洗手当成了一项重要的礼仪,也有了规定的程序和专用的器具。

洗手礼时,一个奴隶或仆人拿一种叫匜的盛水器往下浇水,另一个奴隶或仆人拿一种叫盘的盛水器来接脏水,贵族则优雅地挽起大袖子,在倒下的水中清洗双手,然后就可以跪在餐桌后,用小刀把大块肉切成小块,再用手拿着肉去蘸酱,高兴地大快朵颐了。虢季子白盘就是用来接洗手水的盘子,只是太巨大了,是最大的商周水器,简直就是个大浴缸了。

西周后期国势衰落,周边蛮族时不时就能打到国都周边。周宣王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16年,北方的猃狁进犯到了西周在中原的陪都成周,就是现在的洛阳。好在那会儿的周天子还不是那位玩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而是他的老爸周宣王姬静,手下还有一批肯打也能打的将军。其中,来自虢国的子白任先锋出战,在洛水北岸大胜,战果要远远超过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多友鼎所记载的那次战斗。于是,周王为子白设宴庆功,赐给他诸侯级别的四马战车,还有象征军权的大钺。子白作为一名先锋官却受到主帅级别的奖赏,非常激动,回到虢国后做了一个有长篇铭文的大盘以为纪念。

这件大盘子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是真正的大盘啊。盘器的造型奇伟,圆角长方形,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器口缘下部周饰穷曲纹,腹部环饰有水波状的曲纹,大概是在纪念洛水边取得的大胜利。

不过,虢季子白盘更大的价值,在于盘内底部有111字的铭文,讲述了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以及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这些铭文让虢季子白盘具有非常高的史学价值。

铭文详细记载了周宣王时的对外关系和战争规模,而且表明周平王东迁洛阳前,西周天子就已经在成周洛邑理政,还设有太庙等完整的王室和行政机构,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金文中记载西周天子的多次出征都是从成周而不是宗周出发。铭文中还有“薄伐狁”、“折首”、"执讯"和"是以先行"等句,在诗经的《采薇》、《出车》、《六月》、《采芑》等篇中也有相同内容,证明成篇于东周或更晚时期的诗经,确实取材于西周等更早时期,并不是后世所伪,

铭文的文学价值也很高,通篇语句以四字为主,而且已经用韵,读起来文辞优美,语言洗练。这种行文风格与诗经相同,很可能就是诗经的原始版本,因此虢季子白盘铭文也被称是一篇铸在青铜器上的诗。

此外,虢季子白盘铭文的书法水平很高,用笔谨饬,圆转周到,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推测不会是工匠所写,应该是史官一类的高级文官所书。还有的说就是子白本人写的,要真这样,能文能武的子白就是早生两千年的周郎了。

历史上曾有五个虢国,不过最有名是成语“假道灭虢”中被晋借虞灭掉的西虢。最早封国在陕西岐山,始祖是文王的兄弟,所以与周王室同为姬姓。但有关虢季子白的记载很少,所以对他到底是谁有了很多看法,更有人怀疑大盘是春秋时人托古所作。近年来发现了三门峡虢国墓地,考古出土了一些有虢季子某铭文的铜器,证明子白应属于虢国公族的一支,以虢为国,以姬为姓,以季为氏,以子白为名,所以大盘的铭文中就称他为虢季子白或子白。

西虢国后来随周平王东迁到河南,供在宗庙中的虢季子白盘与很多西周重器一样,因太大而埋到地下,但却再也没能取出来,直到两千多年后道光年间出土。大盘出土后,被地方官得到,离任时带回常州老家。此后爆发太平天国战争,这件大盘不知为何在战火中成了占据常州城的护王府里的马槽。被称为台湾近代化开创者的刘铭传,收复常州后,一天夜晚被马嚼子的金鸣之声吸引,发现了被当成马槽的大盘。刘有一定古文水平,认出这是国宝,于是让淮军手下带回了安徽肥西老家。

从此,刘家后人如苏州潘家一样,为在乱世中保护大盘饱经磨难。面对垂涎国宝的清廷高官,刘家软磨硬泡,面对上门的土匪,就拉起一支武装直接干。等到面对日本侵略军和国民省府接收大员时,刘家实在惹不起了,就把大盘再次埋入土中,上面还种上一棵槐树,让强盗们在刘家挖地三尺也没找到。终于黎明到来了,1950年刘家把大盘捐献给了人民政府,先是送到北京故宫,后收藏进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国家博物馆首批禁止出境的的青铜重器。

虢季子白盘和大盂鼎出土后的遭遇相近,保护它们的刘家和潘家内部都没人把消息说出去,可见过去大宗族内部的关系非常牢固。都对得起祖宗了。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

(0)

相关推荐

  • 陕:青铜铸文明--周秦文明之光of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宝鸡青铜博物院是完美版的扶风县博物馆.展品除了有国宝.也是镇馆之宝"何尊"外,还有麟游县博物馆.宝鸡文物商店.周原博物馆和扶风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基本陈展"青铜铸文明- ...

  • 器物精赏|| 春秋 · “国子硕父”铜鬲

    "国子硕父"铜鬲 春秋 高13.3厘米 口径18厘米 1989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 这件鬲器腹饰有三组曲体长鼻龙纹,每组龙纹之间隔以竖向扉棱.口沿内侧呈逆时针方向铸有铭文一 ...

  • “素面朝天”究竟是面对谁

    素面朝天,人们一般理解为不需要化妆就敢出头露面.在这里,人们普遍把成语中的"天"理解为"天空"--素着脸,面对着天空.其实,这是一种误读,这里的"天&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五)红山文化玉龙

    龙作为一种神化传说动物,早期地位并不高,传说中有的被黄帝当成坐骑,有的负责拉神仙的车辇,而且可以被豢龙氏饲养,还老得躲着会屠龙术的壮士.直到中古以后,龙的地位才上升,不过那也是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二)西周利簋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的清晨,两支军队集结在朝歌郊外的牧野.经过一个早上的战斗,从西方而来的军队打败了东方的军队,攻入朝歌城,不可一世的商王帝辛自焚而死.英武的姬发手持轻吕,削下帝辛首级,然后&q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四)西周大盂鼎

    用这首曲子纪念潘达于老人.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被认为铸于西周康王时,1849年据传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曾长期由苏州潘家收藏,1952年捐赠入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虢季子白盘

    下面这件禁止出境文物,从两千多年前诞生,到一百多年前的重生,都与金戈铁马相关,所以用首威武的曲子配乐. 第十四件,西周青铜器虢季子白盘 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商子龙鼎

    因为年代的久过和历史的缺失,很多文物都存在着争议,比如是司母戊还是后母戊,但这些争议还都属于学术上的,而国家博物馆里的这件顶级国宝却堪称最具争议,而且是关于它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宏大却来历非常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六)战国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

    一个成语,一箭之仇,这也是一段历史.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某一天,姜小白同学急匆匆地坐着马车往齐国跑,管仲远远地向他射了一箭,正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看到管仲去向公子纠报功,就跟身边的鲍叔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九)三国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考古学其实是一门对年轻从业者很有前途的学科,因为,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要推翻一个已知的定理或学说那是相当的困难,但在考古学领域,很可能一次不经意的发现,就会把多少代前辈的学说轻易推翻.国家博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二十四)西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纸本单页

    宋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已经都出现了,但近年来对以地动仪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研究分析和详细考据,却突然发现我们一直引为自豪的这些古代成就好象都不太靠谱. 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始于隋唐雕版印刷术,到 ...

  • 山西禁止出境文物(五)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上

    因为梦见你离开,我从哭泣中醒来 看夜风吹过窗台,你能否感受我的爱 等到老去那一天,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看那些誓言谎言,随往事慢慢飘散 也许,这是一个家族几世的收藏. 也许,这是一位八十岁老妇人一生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