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也曾把我欢迎

(0)

相关推荐

  • 中国佛教建筑·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的龙门山与香山崖壁之上,据<魏书>记载,其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国家,而地处中原之洛阳中其心意,遂于 ...

  • 中国三大石窟对比 | 莫高窟 云冈 龙门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关  注 中华民谣 孙浩 - 当代巨星4 Time:1:35 © Cecilia iPhone 11 Pro Vlog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 ...

  • 马腾驰//龙门石窟记游

    龙 门 石 窟 记 游(散文) ·马腾驰 龙门石窟,在我小时的记忆里,是深刻难忘的. 记得那年暑假,在西安教书的父亲,和他们学校的老师去苏杭旅游,路过洛阳时,他们去了龙门石窟,父亲给我带回来一本介绍龙 ...

  • 谁说大学生没担当?让惊心动魄的龙门石窟生死保卫战来见证

    春天的龙门,水面平静,微风下,泛着浅浅的涟漪,几只野鸭子在嬉戏追逐着,时不时扑棱着翅膀,在水面划出一道道迷人的波纹:成群的白鹭,时而飞翔,水面搏击,时而岸边歇息,优雅而美丽. 夕阳已经滑落西山,清幽的 ...

  • 王鼎三丨春游龙门石窟

    人们说洛阳牡丹甲天下,龙门石窟誉全球.春暖花开的季节,有朋友自远方来,我陪他到龙门石窟去看风景,一路上给他讲解龙门为什么叫伊阙,周赧王时名将白起曾经率领秦军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这里曾重要歼灭战的古战 ...

  • 中国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16.龙门石窟 入选时间:2000  地址:河南洛阳 龙门历史悠久,开凿经历了多个朝代,断续营造达500余年之久,共有97000余尊佛像.龙门石窟是洛阳最经典的景点,其中最震撼的是卢舍那大佛雕像群. ...

  • 洛阳三绝

    我的洛阳之旅 唐白甫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游古都洛阳,我心仪已久,今年三月底,因女儿婚事而得以成行.女儿在襄阳工作,去时在襄阳停留半天,有心到古隆中一探诸葛遗风,可惜天公不作美,霏霏细雨 ...

  • 洛阳这座3000年历史的古城,曾是千古奇人吕不韦的封侯地

    作者:孟津旅游 汉魏洛阳故城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孟津县平乐镇.该城始建于西周,此后经过了东周.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的修建与使用,至唐初被废弃,时间长达1600年. 其作 ...

  • 除了牡丹城洛阳,山东曹州曾为牡丹之乡,因黄河决口而败落

    1933年黄河决口,山东曹州牡丹全部被水淹没,至此盛极一时的"牡丹之乡"日渐残败. 曹州即今天的山东菏泽,明朝万历年间当地的牡丹便享誉天下,到了民国时期,随着自然灾害和战争的频发, ...

  • 曾祥裕风水团队洛阳之行漫谈河洛文化

    曾祥裕 曾海亮 (温馨提示:国庆长假正是静心读书升造好时光, 10月1日,赣州举办杨公古法风水学习班,咨询电话及微信号13766307454) 洛阳,这块土地厚重博大,它孕育了古老的河洛文化.河图洛书 ...

  • 【西南作家•诗词】曾令琪/洛阳焦骨牡丹行

    西南作家·曾令琪主编专栏 欢迎点击,敬请关注--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洛阳焦骨牡丹行 文/曾令琪(四川成都) 一自残红铺径时, 君看牡丹始吐芳. 国色无须夸富贵, ...

  • 洛阳常见的这种汤,10元一大碗,曾让康熙皇帝斯文扫地

    正宗的洛阳人,生活离不开"三皮一线六汤"."三皮"是米皮.凉皮.擀面皮,"线"是米线,"六汤"是豆腐汤.牛肉汤.羊肉汤. ...

  • 洛阳西部藏了座隋唐皇帝行宫,曾为县级制的地方,如今只剩一村落

    洛阳西部藏了座隋唐皇帝行宫,曾为县级制的地方,如今只剩一村落

  • 练习瑜伽旅程上,我曾在笔记本上写下的一些碎碎念,分享给你.....

    练瑜伽,不一定总是会感觉很舒服:你可能会感觉到身体的酸痛:也有可能受伤,还有可能经历身体在恢复其本来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移过性的疼痛:你也会经历挣扎,面对不少失望... 但是正是因为你会直面你 ...

  • 赵忠祥离世前一天,曾找倪萍秘密谈话?难怪5亿遗产一分没给儿子

    赵忠祥于很多老一辈的观众而言,代表了一个主持时代,是一代人的大众偶像.由他配音的动物世界,更是无数人难以忘记的声音.不过,这样一位代表一个时代的人物,却在2020年1月16日离开了人世,轰动了整个网络 ...

  • 曾仕强:想要讨好所有的人,最后讨好不了任何人

    知行合一,修己安人 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一个组织的发展也是如此,也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做出规划和调整. 但是,只要有新的规划,就会有人反对,有少数人会因为自己的利害关系,而提出严重的抗议,一定会的.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