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11)
相关推荐
-
张灿玾小柴胡茵陈蒿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适应症
[配方组成]柴胡10g,黄芩6g,半夏6g,党参6g,茵陈 10g,栀子6g,枳实6g,郁金6g,甘草3g [作用与功效]清泄肝胆湿热. [适应证]时发寒热,面色萎黄,目睛与皮肤均现黄色,小便黄赤.舌 ...
-
《伤寒论》太阳病中篇学习摘要
辩太阳病脉症并治法 中篇 四十七.「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治病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继续开桂枝汤.本条辩侧重外证未解,不论病了多久,尚无里有虚寒,全 ...
-
《伤寒论》阳明病篇学习摘要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人体内从胃一直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胃旁边的脾脏,脾脏有一个血管到胃的下方的甜肉,中医称「膵肉」,西医叫胰脏,中医观念胰脏是脾之大络,会在大包穴,就是极泉下六寸,渊液下三寸的地方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十一)
方名: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栀子柏皮汤 茵陈蒿汤 方歌 麻黄连轺赤小豆,梓皮杏草枣生姜. 栀子柏皮茵陈草,茵陈蒿汤茵栀黄. 方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二两(去节) 甘温连轺二两( ...
-
伤寒论讲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伤寒论讲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 52.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53.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54.伤寒三日,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10)
(239)「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愦愦及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腹如故,小便难也. 脉浮而紧,代表的是有表证,表寒,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9)
(212)「阳明病」,发热,面含赤色,不可攻之.攻之,小便不 利者,必发黄也. 阳明证本来就是攻下治疗的,从二二〇开始,阳明证有四种症状不能攻下: (220)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就是呕多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8)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人体内从胃一直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胃旁边的脾脏,脾脏有一个血管到胃的下方, 胃下方的甜肉,中医叫做「膵肉」,就是西医的胰脏,中医的观念认为胰脏是「脾之大络」, 「脾之大络」会在 ...
-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①(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②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注释] ①脾约: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8. 伤寒论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①(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②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 ...
-
【《伤寒论》原文+翻译+译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2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谓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约①(一云络)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实②是也:少陽陽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各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概说] 阳明病的概说包括阳明的生理.病理.病因.症状以及它的表里的关系. 阳明是生理上的,指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这叫病位:病理就是病所,病的处所,在胃和大肠.阳明叫两阳合明 ...
-
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及思维导图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2.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