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瓷基础:制瓷工艺之坯、烧、釉

(0)

相关推荐

  • 慈溪上林湖|秘色瓷的诞生之地

    考古人员在清理后司岙窑址地层时发现的瓷质匣钵层 唐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一诗里,描绘了一种巧夺天工的越窑瓷器,它似青如黛,夺得千峰万山之翠:它夜半盛露,如同嵇康斗酒残遗之杯."秘 ...

  • 古瓷杂谈|定窑(二)

    五代  定窑白釉花口盘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定窑的创烧年代可上溯至唐代,刚开始烧造的瓷器品种较为复杂,有黄釉.黄绿釉.褐绿釉.白釉等.粗瓷的胎质呈灰.灰黄或灰白色,烧成温度不高,质地较粗松,一般均 ...

  • 瓷器上的桔皮棕眼

    桔皮釉又称桔皮纹,釉面富积棕眼,外观呈桔子皮状.形成桔皮釉的原因较复杂,与胎料,釉料和烧成均有关系. 先从坯料看:坯体原料中有有机物,碳素,碳酸盐,硫酸盐,氧化铁等杂质含量过高,坯料中可塑性粘土用量多 ...

  • 玩瓷笔记:你玩的茶器都是手工制作的吗?

    <前言> 之前,我写过一篇<汝瓷入门玩什么?>. 有朋友在文后回复说,"机压坯的东西有什么可玩的?" 我突然觉得,很多人对陶瓷器物是否是纯手工制作很在意,但 ...

  • 汉光瓷,制瓷工艺的百年革新

    ★ 以汉光瓷为例看制瓷工艺的百年革新 ★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透如灯",富含现代审美趣味的汉光瓷最能代表中国制瓷业一百年以来走过的峥嵘岁月,它被专家喻为"丝 ...

  • 吉州窑的制瓷工艺及辨伪

    吉州窑是我国宋元时期著名的民间窑场,窑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可知吉州窑创烧于晚唐,发展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代虽仍有烧造,但已渐趋衰落,明代中期又曾有过小规模的短期生 ...

  • 浅谈吉州窑六种独特的制瓷工艺和鉴定方法

    吉州窑是我国宋元时期著名的民间窑场,窑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可知吉州窑创烧于晚唐,发展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代虽仍有烧造,但已渐趋衰落,明代中期又曾有过小规模的短期生 ...

  • 3D打印改造制瓷工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

    陶瓷3D打印.微波快速干燥.微波快速烧成--简单的"三步走",一件异形塔状瓷器就宣告成功.近日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记者亲眼见证一件造型复杂的瓷器从3D打印到烧制成品,不过3个多小时 ...

  • 制瓷技艺——利坯

    明代大学者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述说景德镇瓷器"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是形容制瓷工序工艺之多,其中包含矿山采石.成型制器.装坯进窑.彩绘烤花.茭草包装等 ...

  • 宣德瓷器价格为何一直居高不下?带您解读明朝制瓷工艺的巅峰

    明宣德皇帝朱瞻基1424年登基,在位十年,为明朝第五位皇帝. 在位期间,全力发展社会经济,提倡艺术创作,为明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不论绘画.书法,还是瓷器.漆器.铜器等,皆有辉煌成就 ...

  • 唐代制瓷工艺的发展脉络

    隋文帝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 这一时期的陶瓷器 ...

  • 蓄势待发的明代空白期制瓷工艺

    ▲ 資訊.品鑒. 交流. 古玩艺术雜誌 青花孔雀纹大罐,明正统 高40cm,口径20cm,足径18.5cm 广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收.通体白釉,上以青花装饰,颈部绘忍冬纹一周:肩部绘缠枝花:腹 ...

  • 北宋末年全国民窑制瓷工艺技术生态下的北宋官窑

    大家总喜欢去找一个和所有北宋民窑不相干的北宋官窑. 其实北宋官窑和许多的北宋民窑都有干系.北宋官窑的作品并不是皇家独有的技术,独有的窑工,独立生产的.北宋官窑作品是许多优秀民窑技术的传承融合. 北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