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关于“掤”的7点真知灼见

掤或掤劲是太极中最重要的劲之一,是基础。“掤”字之本意是勉强支撑。

为何需要掤?太极拳的技术是在以柔克刚的理念下追求最高效率,其中松与紧是最主要、最基础的功能。松与紧的能力很难理解掌握,常常会出偏差。常见的是过于松而弱,或过于紧而僵。掤正是解决此问题的方式,要做到松而不弱(懈)、紧而不僵、柔中刚、刚中柔,掤就是其中的调节剂。所谓不丢不顶,本质上就是求正确地使用掤劲。

关于掤劲的理解与应用必须反复研究讨论,一些要点也需清楚:

(1)掤劲可以是一种具体的劲,但是广义地讲,它是一种用劲的能力,其在太极拳中之真意就是能够在保持变化的前提下使用最小劲的能力。

(2)松是太极拳技术的基础,而松中若无掤则会变为弱。

(3)掤劲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向外的膨胀之劲,即不使自己被对手压偏而无法变化,因此掤劲常常容易与膨胀之意混淆。膨胀通常意味着是自主的、没有限制的扩张,而掤劲之中的膨不是主动地尽力去膨,而是被动的、最小限度、能够勉强维持变化的膨,必须理解两者的区别,万不可混淆。这是掤劲练习中最难理解之处。

(4)掤劲不是死劲,是一种可变化的活劲,所谓能够因敌变化,斤对斤,两对两,不多不少,正合“勉强”之意。故掤劲的应用不是死撑,而在变化。掤的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是灵活的。对手进攻,自己需保持放松,其中有掤,即寻求能“勉强”保持自身变化之最小劲,能保持不被对手问住、压死之最小劲。故水平越高,所需掤劲之力越小。

(5)对掤的误解,最常见的就是用劲过多,将掤当成是死劲,不知变化,以为越大越好。事实上,练习时追求的是越大越好,而应用时追求的是越小越好。有个实验可以对理解掤劲有帮助,即将一个充满气、可以半浮于水中的皮球放在水中,用手指慢慢向下按此球,欲使其沉入水底。这时需认真体会手指上受到反作用力的感觉,这种感觉与掤劲所表现出的特征很相似:第一,反作用力的大小随着下按之作用力的大小而变化,下按力量越大,反作用力就越大;第二,由于球处于浮动状态,所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不稳定之感;第三,球会随着手的按劲变化而旋转沉浮,有与手不即不离之感。

(6)推手中的八法之掤,大同小异,其理相同,其应用小异,即使用恰恰合适之劲将对手向前上方推出,在推的过程中有调整,故并非使用蛮力直接推人。须知,八法之掤的练习是为了理解掤劲之意义,不要认为这是掤劲唯一、固定的技术形式。

(7)掤或掤劲只是太极拳的基础技术之一,虽然它几乎无处不在,但是不要以为懂掤就懂了太极拳。太极拳技法中包含许多精致细微之处,必须认真研究,其中包括对掤劲的正确认识。

作者拳照(左为赵泽仁,右为张云)

赵泽仁,自幼习武,技艺出众。1967年起从学于武学大师王培生(印诚)先生之开门大弟子骆舒焕老师,并被骆师推荐到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被王培生师爷视为再传弟子中的佼佼者。他遵循王培生所倡导的“真东西必须能当场试验”的原则,面对各种挑战从容应对,被美国、欧洲等多家武术团体聘为高级顾问。2016年和2019年,两次应邀赴美国讲学,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张云,少时习少林拳,后经师父骆舒焕先生推荐,至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近30年。移居美国后,常年传授中国传统武术。1993年受王培生师爷委托,在美国成立“印诚功法研究会北美总会”。入选《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0)

相关推荐

  • 太极松功击人如放电(二)

    我们练习太极拳怎么来这手,首先抓住她的要点,万法归一,我们 近来太极拳界有许多人认为,太极拳没有或者不讲招法的应用,并将其贬为低级无用的,我个人以为,这是十分错误的.武术之所以产生,开始所求的就是招法 ...

  • 古典园林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今天的这个论坛上,专家们发表了真知灼见

    长三角,古典园林荟萃:拙政园.狮子林.个园.郭庄.古猗园.醉白池--这些古典园林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今天,第二届长三角古典园林文化论坛在沪举行,来自国内古典园林修缮与保护.城市规划.当代园林营造及相 ...

  • 对比出真知 | 4张试卷告诉你考场怎么答题

    说在前面 司南四大校区的333教育综合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小司特意选出几张试卷截图,带大家从判卷老师的视角去评价ABCD四位学员的试卷情况. 选出的几份试卷,小司认为还是比较优秀的,但是对比 ...

  •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西夏党项族的发源地在甘...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西夏党项族的发源地在甘南,他们实行火葬后埋骨灰的葬俗.和三星堆文化有什么关系? 最新发掘的#三星堆#三星堆四号祭祀坑,大量碳屑分布坑中.人们在器物坑还是祭祀坑 ,这两种可能性之间徘 ...

  • 智理名言与真知灼见(282)

    [口才不好的八种表现] 一:讲话时很紧张. 二:讲话表达不清楚. 三:肚子里有却道不出来. 四:一讲话容易得罪人. 五:讲话没有吸引力. 六:能讲话但属于乱讲话. 七:嘴巴比脑袋快,一张口讲错话. 八 ...

  • 智理名言与真知灼见(291)

    我们相遇在人海茫茫,一路走来,彼此的心属对方,心灵默契,情有独钟,这便是缘分! 一个人越是成功,与他所遭受的委屈成正比.学会一笑置之,懂得隐忍,让自己在宽容中壮大. 有的人值得被人利用,故能成才:有的 ...

  • 稻盛和夫:“知道”不等于“会了”,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稻盛经营哲学 1932年1月30日,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公众号 ...

  • 太极拳的“掤”劲不能丢,其实就是肢体放长的训练

    疗金句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荀子    "掤劲"是太极拳的八劲之首,它的核心就在于肢体放长,做不到肢体放长,打拳时就会软绵绵的缺少内在的弹性,也练不出 ...

  • 智理名言与真知灼见(224)

    智理名言与真知灼见(224)

  • 深度的独立思考才是获取真知的唯一方式

    独立思考才是获取真理的唯一方式 我们身处于一个人人都在享受,却又同时焦虑的年代.我们享受着信息和技术带来的便捷和快乐,但同时却不由自主的焦虑着.这种焦虑植根于我们的时代,从很多读书,外语打卡的产品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