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率军迅速南下,平安尾随其后,伺机而动,朱棣在淝河将其击退
相关推荐
-
“靖难之役”是如何打的?为什么弱小的朱棣最终会“逆鳞”成功?
历史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靖难之役"是发生在明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与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争历时四年之久,最后以朱棣 ...
-
靖难之役中,盛庸曾多次打败朱棣,他的最终结局如何?
靖难之役是明朝的夺嫡之战,朱棣通过此役夺得皇位,成为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大肆屠杀,残忍至极,并创造了许多新词,如"诛十族" 和"瓜蔓抄"等 ...
-
明朝那些事之靖难之役
明太宗画像 提起大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就不得不想起成祖的发家之路"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路线图 东晚君觉得"靖难之役"实际上是太祖朱元璋 ...
-
朱棣率军进入京师,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成谜,朱棣有意拉拢武将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曹国公李景隆.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燕王朱棣率军进入京师. 朱元璋的儿子与孙子之间的这场皇位争夺战最后以朱棣的获胜而告终. 根据<明史>的记载,燕军抵达金川门 ...
-
朱棣率军在夹河击败盛庸,是因为天降狂风吗?非也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二月,朱棣与诸将商定先集中力量先对付盛庸. 三月初一,朱棣沿着滹沱河扎营,同时派游骑为疑兵去真定迷惑吴杰.平安,以延缓其出兵时间. 朱棣厉兵秣马,静待盛庸的到来,可是盛庸却迟 ...
-
朱棣率军围攻济南,铁铉、盛庸拼力坚守,朱棣久攻不下,无奈撤兵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李景隆在白沟河战败后,向南撤退,丢弃大量辎重,朱棣的兵马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雄县月漾桥,十万余人投降燕军.李景隆撤回德州. 四月二十七,朱棣一鼓作气,率军向德州进发. 五 ...
-
燕王朱棣率军北征,招降乃儿不花,朱元璋称赞:清沙漠者,燕王也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正月,朱元璋令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兵分两路,率军北征,讨伐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等人. 同时,朱元璋任命颖国公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为左副将军.怀远侯曹兴为右副将 ...
-
李景隆率军围攻北平,且看朱高炽如何坚守,朱棣如何将其击溃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十月,朱棣率军从大宁返回北平,这月十九,到达会州卫,对麾下兵马进行整编,开始设立五军,令张玉.朱能.李彬.徐忠.房宽分别统领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把大宁的兵马分散到各 ...
-
激荡四百年:于谨率军南下气势如虹,萧绎颟顸透顶江陵被围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626篇 承圣三年(公元554年)九月,宇文泰正式开始启动讨伐南梁,命侍中崔猷开山填谷,修通通往汉中的车路.而萧绎呢,却在龙光殿开设讲座,讲论<老 ...
-
生擒平安后不久,朱棣攻下扬州,建文帝派庆城郡主与朱棣议和
平安长期驻守真定,多次击败燕军,燕将无法抵挡其锋芒.平安被擒,燕军将士大受鼓舞. 朱棣差点儿被平安刺于马下,见到平安后,朱棣问:淝河之战,战马如果没被绊倒,你将如何对我? 平安的回答毫不客气,&quo ...
-
耶律大石在西域建立了强大的西辽,为何金国不率军前往消灭他
金国灭掉辽国以后,辽国贵族耶律大石逃到西域去,在那里南征北战,打下了一片江山,建立了西辽.西辽威震西域的消息,肯定已经传回金国国内,肯定在金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震动.那么,为什么金国对西辽却无动于衷,并 ...
-
1399年,朱棣率领将士起兵造反,离开北平城,经过海津镇,度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此时的他,并非皇帝,然而野心勃勃的朱棣,豪气冲天,开弓没有回头箭,朱棣决定,将海津镇改名为“天津”。意思是“天子经过的渡
历史上很多地名,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千年古都邯郸,它应该来源于城内一座叫做邯山的山峰,汉书的张晏解释:"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也就得到了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