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二十二 北魏郦道元
相关推荐
-
卷七(3/3)
,还釐于郑者也.<竹书纪年>,晋出公六年,齐.郑伐卫,荀瑶城宅阳.俗言水城,非矣.济不自**出,即是始矣.王隐曰:河泆为荥.济水受焉.故有济堤矣,为北济也.济水又东南迳釐城东.<春秋 ...
-
卷五(3/3)
中牟易魏,故<地理志>曰:赵南至浮水繁阳,即是渎也.故渎东绝大河故渎,东迳五鹿之野.晋文公受块于野人,即此处矣.京相璠曰:今卫国县西北三十里有五鹿城,今属顿丘县.浮水故渎又东南,迳卫国邑城 ...
-
卷五(2/3)
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者也.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故渎东迳鹿鸣城南,又东北,迳白马县之凉城北.<耆旧传>云:东郡白马县之神马亭,实中层峙,南北二百 ...
-
《水经注》卷十二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十二 北魏郦道元 卷十二 译文 圣水出上谷,故燕地,秦始皇二十三年,置上谷郡.王隐<晋书地道志>曰:郡在谷之头,故因以上谷名焉.王莽更名朔调也.水出郡之西南圣水谷 ...
-
《水经注》卷三十二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三十二 北魏郦道元 卷三十二 译文 漻水出江夏平春县西,漻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 ...
-
《水经注》卷二十九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九 译文 沔水与江合流,又东过彭蠡泽,<尚书.禹贡>汇泽也.郑玄曰:汇,回也.汉与江斗,转东成其泽矣.又东北出居巢县南,古巢国也.汤伐桀,桀奔南巢,即巢泽也.<尚书>周有 ...
-
《水经注》卷二十八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二十八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八 译文 沔水又东过堵阳县,堵水出自上粉县,北流注之. 堵水出建平郡界故亭谷,东历新城郡.郡,故汉中之房陵县也.世祖建武元年,封邓晨为侯国.汉末以为 ...
-
《水经注》卷二十六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六 译文 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大弁山与小泰山连麓而异名也.引控众流,积以成川.东南流,径邳乡南,南去县八十许里.城有三面而不周于南,故俗谓之半城.沭水又东南流:左合岘水.水北出大岘山,东南流 ...
-
《水经注》卷二十五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二十五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五 译文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地理志>曰,出济阴乘氏县.又云:出卞县北.<经>言北山,皆为非矣.<山海经>曰:泗 ...
-
《水经注》卷二十四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四 译文 睢水出梁郡鄢县,睢水出陈留县西蒗渠,东北流.<地理志>曰:睢水首受陈留浚仪狼汤水也,<经>言出鄢,非矣.又东径高阳故亭北.俗谓之陈留北城,非也.苏林曰:高阳者, ...
-
水经注·卷二十二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汉高帝二年,以为韩国.王莽之左队也.<山海经>曰:颍水出少室山.<地理志>曰:出阳城县阳乾山, ...
-
《水经注》卷三十七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三十七 北魏郦道元 卷三十七 译文 淹水出越巂遂久县徼外,吕忱曰:淹水,一曰复水也. 东南至青蛉县. 县有禺同山,其山神有金马.碧鸡,光景倏忽,民多见之.汉宣帝遣谏大夫王褒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