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须尽三年礼——《论语》悟读【365】
相关推荐
-
清明节!君子行人道,以感恩心态去祭祀!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对于清明节的记忆,每每想起可能一首唐诗最能令人想起,加之这几天的天气,我想这首诗会在很多人脑海中浮现. 清 明 杜 牧 清明 ...
-
礼记.曲礼下
曲礼下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导读]曲礼下依然是讲述礼仪的细节. 凡捧着东西时候,一定要当心,提着东西的时候,要达到腰带的位置,这个细节可能很少 ...
-
言行须重信和慎——《论语》悟读【346】
言行须重信慎,修心谨记平与和.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zuò,惭愧),则为之也难." [译文] 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 ...
-
“恭慎勇直”约之礼——《论语》悟读【183】
恭慎勇直,约之以礼. <论语>第八篇第二章: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ǐ:拘谨.畏惧),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话尖刻,出囗伤人).君子笃于亲,则民 ...
-
君子处世慎作先——《论语》悟读【156】
修心静为要,处世慎作先. <论语>第七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之所慎:齐(音斋,同"斋",斋戒.),战,疾. [译文] 孔子所慎重对待的三件事是:斋戒,战争,疾病. ...
-
慎终不忘先父志——《论语》悟读【83】
慎终不忘先父志,追远常怀孝子心. <论语>第四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 ...
-
择时察人慎而言——《论语》悟读【416】
择时察人,慎而言之. <论语>第十六篇第六章: [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过失):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眼瞎).& ...
-
慎终者丧尽其哀——《论语》悟读【475】
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 <论语>第十九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译文]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就可以了." [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诚意胜智千百倍——《论语》悟读【341】
以诚立笔走龙蛇,凭信争气冲霄汉.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地名,武仲封邑)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要挟)君,吾不信也."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