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时察人慎而言——《论语》悟读【416】
相关推荐
-
【修养】山静日长仁者寿,荷香风善圣之清
原题:"仁者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 许平 "仁者寿"是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的.仁,也就是说待人要宽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看看古之圣人尧帝 ...
-
《论语》智慧:“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原 文: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释 文:孔子说:"君子矜持,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今 解:这句话和<论语·为政篇&g ...
-
《论语》智慧:小人之过也必文。
原 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释 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注 释:文(wèn):掩饰. 今 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 ...
-
《论语》智慧:君子亦有恶乎?莫论他人短
原 文: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 ...
-
《论语》智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原 文: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释 文: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 今 解:在人类世界中,人的内心都是有傲气的,人往高处走,大部 ...
-
《毓老师说中庸》【哲学】:读千卷书之第73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毓老师说中庸>[哲学]:读千卷书之第73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二十一本关于"轴心时代"的著作:<毓老师说中庸>. <中庸>与< ...
-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尚啬》悟读述杂【59】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尚啬》悟读述杂【59】
-
处世谨记时修身——《素书》悟读之【9】
为人切忌总随性,处世谨记时修身. <原始章第一>悟读[9] [原典]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译文] 道德仁义礼,是做人的五项根本,修身立业,缺一不可. [悟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
义利之辩可察人——《论语》悟读【79】
君子小人云泥别,义利之辩可察人. <论语>第四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
-
察其所过知其人——《论语》悟读【71】
画虎画皮难画骨,察其所过知其人. <论语>第四篇第七章: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类别).观过,斯(则,就)知仁(通'认")矣." [译文] 孔 ...
-
且将慧眼来察人——《论语》悟读【26】
察人之所不察,明人之所不明.--题记 <论语>第二篇第十章: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ou隐藏)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 ...
-
漫漫红尘人为先——《论语》悟读【336】
红尘漫漫,为人是先.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章: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楚国的令尹,名申,字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
-
言行须重信和慎——《论语》悟读【346】
言行须重信慎,修心谨记平与和.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zuò,惭愧),则为之也难." [译文] 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 ...
-
闲谈何必论人非——《论语》悟读【355】
说三道四非君子,摆尾摇头真奴才.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贡方(评议)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 子贡议论别人.孔子说:&quo ...
-
自古和同可鉴人——《论语》悟读【320】
浩瀚文化洋为中用, 缤纷世界和而不同. <论语>第十三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