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父亲丨是军神也是慈父,对话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将军
相关推荐
-
刘邓年龄悬殊大,性格天差地别,说话却惊人一致:就按他说的办
刘邓年龄悬殊大,性格天差地别,说话却惊人一致:就按他说的办 原创2021-07-23 08:00·兵者观察 邓小平善打胜仗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与刘伯承珠联璧合,共筹帷幄.这也是邓小平的重要兵法原则.邓 ...
-
1972年,陈毅病逝,刘伯承抚摸遗体痛哭:刘瞎子离不开你这根拐杖
1972年,陈毅元帅不幸病逝,年过八旬的刘伯承闻讯赶来,抚摸着陈毅元帅的遗体,痛哭流涕,边哭边说,陈老总,我刘瞎子离不开你这根拐杖啊.在场的人,看到刘伯承那悲痛欲绝的样子,无不潸然泪下.外人很难理解两 ...
-
十大元帅中的“三没有”都是谁,为何他们三人有这样的称呼?
在1955年的军事授衔中,朱德.彭德怀.林彪等十人被授予十大元帅.在这十个人中其中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四人被称呼为"老",在老式部队中老总这个称呼比较泛滥,只要穿上军装都会被老 ...
-
十大元帅之外,还有哪三人够元帅资格?粟裕不在其列
1955年,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十位功勋卓著的人民军队高级指挥员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注意不是"解放军元帅"而是"共 ...
-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妻,享受正军职待遇,7个子女中却出了4个少将
她出生在一个极为贫穷的农民家庭里,在她13岁的时候就开始参加了革命,14岁加入了中国红军,之后还跟随红四方面军进行了艰苦的长征,可以说是我党的老同志了. 她的名字叫做汪荣华,了解历史的人应该听说过她吧 ...
-
河南·石林军事会议旧址
图为河南省鹤壁市石林镇石林村石林军事会议旧址"刘邓大军石林军事会议纪念碑". 石林军事会议旧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石林村. 1947年6月1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 ...
-
开国元勋刘伯承元帅书法拜赏
开国元勋刘伯承元帅书法拜赏
-
李达扎营,久久不见刘邓,果断派参谋接应,刘邓:你怎知我们迷路
李达将军,原名李德三,陕西眉县人.21岁考取了甘肃平凉国民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追随冯玉祥,先后任排长.连长和少校参谋.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素有'军中诸葛'之称的 ...
-
刘蒙将军追忆父亲刘伯承元帅:双眼近乎失明,却连糖水都舍不得喝
导言 刘伯承元帅资历深厚,曾任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师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二野司令员等职,他驰骋疆场数十载,威名赫赫,受人尊崇,然而他却从未放弃过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作风. 艰苦奋斗是致胜法 ...
-
李文锦 散文 心中的父亲
在我的床头柜里,至今仍珍藏着一件珍贵的物品.那是老父亲用过的一条行军布绑腿,每当我凝视它时,总会感到父亲大人仿佛又回到了我的身边,在向我娓娓述说着如烟的往事. 从父亲的口中得知,他老人家1935年出生 ...
-
随笔|心中的父亲
文字:徐晓东 时间过得真快,屈指算来,我慈爱的老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七个多春秋了.每当想起他老人家生前给予我的诸多关爱,那慈爱的面容仿佛就在眼前,娓娓的话语仿佛就在耳边,如今,他的慈爱仍像像山间清澈的溪水 ...
-
我心中的西湖丨美在不言中
提到杭州,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背景,又簇拥现代高科技,走在时代前沿的一座现代化城市,不禁让世人想到闻名世界的西湖美景.西湖,一个坐落于杭州市中心的西面,三面环山,享有"三面云山一面城&quo ...
-
为游戏献声:中文配音演员和他们心中的好声音丨触乐
"我们一直都在期待国产游戏的崛起." 我时常想起小时候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光.那时候少儿频道和影视频道常常播放经过中文配音的动画片或者影视剧--虽然有些用的不一定是大陆配音版.从< ...
-
【散文美刊】 我心中的桃花源 丨报春冷蕊(诵读:苡子)
我心中的桃花源 作者/报春冷蕊 诵读/苡子 编辑/紫烟 我最初参加工作的地方,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顺着屯瓦这条沟走到王家营后往西拐一直走到沟的尽头便是.一条河槽乱石翻滚,弯 ...
-
幼童姐弟坠亡,凶手竟是亲生父亲丨留意这三种男人,千万不能嫁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人皆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古今中外我们无不歌颂父母对子女全心全意的疼爱之情.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也会有例外发生. 并不说有父母都是对子女履行无 ...
-
我心中的西湖丨四季西湖
西湖是浙江省杭州市一处闻名中外的风景名胜,那里三面环山,湖水碧绿,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西湖景色宜人,风光秀丽.苏堤和白堤把西湖分成了两半,湖中心有三座小岛,雷峰塔和保俶塔隔湖相映.因为它位于杭 ...
-
张小平 | 我心中的父亲
我心中的父亲 父亲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人:可是在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天真的以为我们的父亲就是神,无所不能.不知曾经的你是否和我也有过同样的错觉和感受,大概在我们五六岁或是七八岁这个年龄段正是对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