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功心解》(三) 由呼吸说去

(0)

相关推荐

  • 吴式太极拳的擒拿技法

    吴式太极拳的擒拿技法 吴式太极拳的擒拿技法与其他武术的擒拿技法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即拿其一点制其全身.吴式太极拳是以发掷抛劲为主的内功型近身短打拳.其中的发掷抛劲决定了它"拿"的必然 ...

  • 「经典」民国太极老人黄元秀注“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以心行气者,所谓意到气亦到:意要沉着,则气可收敛入骨,并非格外运气也.气收敛入骨,工夫既久,则骨日沉重,内劲长矣.以气运身者,所谓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二)

    研读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最大收获便是让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体悟. 本文集作为我的体悟之二,与拳友分享. 体悟之五:非下真功夫,难见太极拳"尾闾中正"的真面目. ...

  • 杨澄甫注释《太极拳行功心解23要》,干货分享

    杨澄甫注释《太极拳行功心解23要》,干货分享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一)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清代著名武术家苌乃周先生言:学拳宜明其理,传其神,顾其名,思其形,方能精妙入细.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是太极拳界公认的拳论之一. 在现在极少见到的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所 ...

  • 行功心解··闲说太极拳腰裆胯

    盘架子时,尤需要注意腰裆的松沉劲.扣合劲.拧裹劲.折叠劲.腰裆劲是习练太极拳的关键所在,功夫主要下在这儿. 记得我以前说过,拳要练在身上,尤其要练在腰裆.腰胯.什么是胯,说粗俗一点,大胯子,就是二个屁 ...

  • 《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转变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 ...

  • 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及其详解

    十三势行功心解 武禹襄 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人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关键所在 十三势行功心解曰: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杨澄甫先生之注解: 心为精神意气之 ...

  • 行功心解·站桩

    站桩要细细体会肌肤的动感,一呼一吸之中,肌肤也要随之收缩和膨胀,随着功夫的逐步深入,肌肤运动的尺度也就愈来愈大,从腹部的弹性,体会到整体的弹性. 站桩要懂的呼吸之道,又不能恪守呼吸,否则气必滞,要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