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等三组文图(1977)

(0)

相关推荐

  • 《愚公移山》:徐悲鸿笔下的“异乡打工人

    徐悲鸿<愚公移山> 布面油画  46cm×107.5cm 1940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2006年,一幅<愚公移山>巨幅油画以3300万的成交价格成为当年为数不多的千万级拍品.在 ...

  • 葛燎原

    编者按 我们在[写生啦]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请各位名家,多方朋友,绘画爱好者在作品赏析的交流中,留下您珍贵的点评,指导与鼓励.欢迎投稿:bm@xieshengla.com 葛燎原 四川 ...

  • “写生是最鲜活的记录”

    孙黎 南浔醉秋 51cmx38cm 梁基永:首先我想问一下两位老师,为什么我们这个展览是写生展而不是人物展或者是风景展? 孙黎:写生是人观照自然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家的必修课,只有在自然中,在写生的过程 ...

  • 2021野麻行 | 王克举最新写生作品欣赏

    野麻行 王克举记于2021 //// 七月中旬经朋友介绍去甘肃平川画黄河石林,由于五月份越野赛出现特殊气候造成伤亡事故,景区一直未开放.到达后就临时先入住石林周边平川区水泉镇野麻村,野麻村在层层山峦之 ...

  • 油画写生画出来的感觉相当棒!油画写生画出来的感觉相当棒

    油画写生画出来的感觉相当棒!油画写生画出来的感觉相当棒

  • 《石垭》等三组文图(1977)

    <画中游"附记" ·中期>选载第37.38.39.篇 (总数为129篇) 37.河湾残照 身处穷乡僻壤之境,时常皆沿着环流在场镇周围的小河畔写生,时间一长,有时面对自己 ...

  • 《溪边小院》等三组文图(1977)

    40.溪边小院 印象中,当日与S某同处之境,最多最常见的,便是这春秋天的溪野间.每次为了寻得一个相对有特色的景点,我们都要肩挎手提地带着各自的行头及吃喝之物,在或阴或晴或风乃至细雨飘飞的情景中,爬坡涉 ...

  • 《溪水木屋》等三组文图(1977)

    43.溪水木屋 因当地早年多有林树,所以房屋的建造,一般也都以木墙瓦顶居多,只是后来经过了"大跃进"时代,林木遭劫,新建房儿,才渐渐以砖泥墙为主了.而在人居环境中作风景写生,当然这 ...

  • 《乡村水磨房》等三组文图(1977)

    46.乡村水磨房 77年6月份的一天,又与S某冒着当地每在这种时候都常有的那闷湿天气,在山野间东转西转了好久.将至失望之际,入一凹梁,则眼前倏忽一亮:呀,终于又觅得一景!原来在一溪湾之地,人们借着一坡 ...

  • 《张大哥》等三组文图(1977)

    49.张大哥 这所谓"张大哥",记得好象是当年落户山乡时房东家的什么亲戚:是否"女婿""姐哥"之类的,的确已闹不大清了,姑且存疑吧.好在这毕 ...

  • 《人像二帧》等三组文图(1977)

    52.人像二帧 这两幅画中的人物本身,完全没有半点关系,甚至于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是自己一时兴起,觉得将其置于一处对比着看,好象还有些趣味,才这样做.两者,一个显得骨骼精瘦,穿扮怪异,斜睨的小眼 ...

  • 《香炉山残庙》等三组文图(1977)

    58.香炉山残庙 1977年"十·一"国家例行假日,因为与S某两人都觉得这毕竟不同于平日里星期天.必须利用它来写生,而是感觉似乎应当让其显得更有意义,或至少也是更有趣一点儿,所以, ...

  • 《“意临”瓶花》等三组文图(1977)

    61."意临"瓶花(上世纪70年代后期) 这儿同样也只借着一幅本没太多可说内容的画,来说说画这画时自身的情形.因当时是突然去到一个崭新的环境,人又相对较闲,所以,在手边仅有一幅极小 ...

  • 《清明蜀山》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二十一 此<清明蜀山>一画,若今日题之,当为"清明渝山"矣.幸而"巴渝"与"川蜀"两地,虽以人间行政区划观之已同泾渭,而以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