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中的灵活用工机遇

促进劳动力流动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能的关键要素环节。

来源 / 金柚网(ID:MissU_app)
作者 / 金柚网
推荐阅读时长 / 5分钟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促进劳动力流动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能的关键要素环节。无论是高速铁路,还是5G技术,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都在不同方向上推动劳动力加速流转,劳动力流动既是劳动力商品化发展的结果,亦是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行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引导着劳动力的流动方向。
金柚网研究院精心筹备,推出了2020灵活用工系列专题,从不同维度对灵活用工的趋势、价值、模式进行解读,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解围脱困。

2020灵活用工系列专题

专题一:疫情加速催化灵活用工发展

专题二:疫情影响下灵活用工的机遇与模式探索

专题三:垂直行业灵活用工解构

专题四:灵活用工外部技术环境分析

专题五:基于劳动力流动的灵活用工机会点探查

专题六:对标国外探究国内灵活用工平台进阶路径

今天,我们带来第五期报告,本报告通过分析劳动力流动现象,围绕着劳动力基本面,蓝领、白领、大学生三大典型群体,挖掘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灵活用工发展机遇。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劳动报酬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是劳动力商品化的结果,亦是劳动力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直接表现。劳动力流动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有序运动。具有以下特点:
从产业结构看,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流入第三产业;从行业看,劳动力流入IT互联网、生活服务业和房产建筑业;从地区分布看,劳动力主要从乡村流向城镇;从城市看,劳动力主要流向一线和准一线城市。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改变,自2013年以来,我国适龄劳动力规模一直在不断下降,截至2018年,已经连续5年下降,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出生率也在不断下降中,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出生率或持续下降,适龄劳动力规模或进一步降低,在这一背景下,金柚网研究院认为未来的劳动力需求主要依靠存量劳动力的跨行业流动来满足。

庞大的蓝领大军
目前,蓝领群体规模预估4亿,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及服务业,其中服务业占比最高,互联网+生活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新蓝领群体规模扩张,2016年生活服务整体市场规模7233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送餐员同比增速高达233%,家政保洁、司机、快递员增长幅度均高于30%
蓝领群体具有入离职率高,流动性强,上班时间灵活,多劳多得,结果导向等特点,与灵活用工的用工配置高弹性,选择空间大,自由度高,重结果交付,轻过程管控等共性特征相契合,蓝领将成为未来灵活用工的主力军。
“生活所迫”的白领
根据相关测算,我国蓝领规模约为4亿,白领群体约占蓝领群体的50%,即2亿人,随着我国第三产业人口规模变化,白领群体仍在持续扩大中。
单一收入较低,而又受到负债及房租房贷等问题困扰,白领群体副业刚需比例较高,43.9%的白领有副业刚需,这也成就了白领群体的灵活用工基础。
持续扩张的新兴力量
大学生是灵活用工的另一重要核心群体,2018年,由普通本专科、研究生、博士生以及留学生构成的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超过820万人,同比增长约2.6%,在中国劳动力总量中占到1.03%。大学生群体扩张为灵活用工提供巨大发展机遇,不仅增加兼职与实习等岗位供给,更是为人力资源带来的诸多创新可能。
目前,中国传统服务业正处于改造升级阶段。服务和消费行业崛起,将出现大量的新兴岗位,为灵活用工带来巨大发展机遇。面对蓝领、白领与大学生的不同特征,及其在灵活用工需求上存在的不同差异,用工方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需要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金柚网研究院认为,在人力资源服务配置上,对蓝领工人来说,以专业化培训和数字化招聘机制提供标准化蓝领劳动力供给,是实现蓝领工人灵活就业的关键。对于都市白领而言,则需要构建起包含信息撮合、技能培训、过程管理、结算服务等功能的灵活用工在线平台,帮助其实现副业增收。针对大学生群体,或可通过兼职服务平台,为其匹配门槛低且时间弹性高的兼职和实习岗位。
根据不同人群特征设计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能够最大化发挥人力资源价值。就用工企业而言,能够为其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就个人而言,通过灵活就业方式,不仅能够提升个人收入,更能够为就业稳定及社会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文末福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