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年前的陕西是什么样子?

陕西省位于中国中部,被称为三秦大地,包括陕北、关中和陕南3个部分。这些都是地理概念,人们都知道。那么你了解5亿年前的陕西是什么样子么,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类,地球生物主要是微体动物。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陕南属于秦岭构造带,以后介绍,这里主要介绍陕北和关中部分,因为陕北和关中属于华北板块。

图1,华北板块早期构造图(26亿年)

一、华北板块

陕西省是华北板块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华北板块或华北地台形成于18亿年左右的吕梁运动。在此之前,以26亿年前后发生的阜平运动为界,是华北陆核的形成时期。华北陆核由中、下太古界和上太古界下部的变质岩系组成,其中最古老的中、下太古界岩层出露在华北陆台的北部,形成了华北陆核的最早骨架(图1)。

图2,吕梁山

如图1和图3所示,据现有证据,在26亿年前的中国北方就仅有几个裸露的陆地,它们都是一些变质岩,包括片麻岩、麻粒岩,图1中黄色和蓝色部分就是古老岩石的证据。

图3,片麻岩

二、5亿年前的陕西古环境

进入寒武纪以来,也就是5.7——4.8亿年之间,华北板块全部结束了裂陷活动,进入全域同步沉降期。沉积相以浅海相为主体,滨海相多出现于早寒武世,沉积——构造古地理格局的地理总趋势是东深西浅(图4)。

图4,寒武纪陕西古环境图

华北地区主体缺失早寒武纪早期沉积,中期从南侧秦岭洋向北海侵,陕西西南缘地区最早波及,沉积了滨浅海碎屑岩及含磷砂岩,称猴家山组或辛集组。这个时期陕西继承了震旦纪构造格局,整体是处于隆升状态,仅西南边缘发生拗陷。

图5,碎屑岩

辛集组沉积以后,陕西地块开始缓慢沉陷。由整个寒武系沉积厚度体现的构造格局与中上元古界的沉积格局十分相似,说明陕西的基底已经十分坚固,在它整体隆升的过程中,能够基本保持稳定的形态。把陕西寒武系上统的地层单独作图,就会发现所谓的中央古隆起已经显现,只是还有北东向古脊梁的影子存在,使得定边——庆阳古隆起黄陵隆起之间形成一个幅度不大的鞍部。

二、主要证据

主要证据来自岩石记录。华北板块主体自晚元古代后期抬升后一直遭受风化剥蚀,早寒武世开始接受海侵。寒武纪陕西地区整体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图6),碳酸盐岩主要成分是CaCO3,内部可见丰富的微体动物化石。其南缘,即陕南的汉中、安康和商洛地区以主动大陆边缘与秦岭洋毗邻。。

图6,海相碳酸盐岩显微镜下照片

综上所述,5亿年前的陕西整体是海洋环境,沉积了厚层的碳酸盐岩就是证据,那个时候没有人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