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者Science发表重要成果,为囊性纤维化治疗打开新大门
相关推荐
-
【遗传】先天性输精管缺如(囊性纤维化)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vas deference, CBAVD)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在男性不育症中占1%~2%,的梗阻性 ...
-
前导肽、转运肽、导向序列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前导肽,是信号肽的一种,长度约20-80个氨基酸. 前导肽( leader peptide)又称转运肽(transit peptide)或导向序列(targeting sequence) ,位于成熟蛋 ...
-
FDA接受三种新药申请,用于治疗囊性纤维化
今天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接受了TRIKAFTA®(elexacaftor / tezacaftor / ivacaftor和ivacaftor),SYMDEKO®(tezacaftor ...
-
FDA批准三联疗法Trikafta扩大适用人群,治疗6-11岁儿童囊性纤维化
2021年06月,美国FDA批准扩大三联疗法Trikafta(elexacaftor/tezacaftor/ivacaftor和ivacaftor)的使用范围,纳入CFTR基因至少有一个F508del ...
-
低龄囊性纤维化三种新药获FDA批准
2020年12月22日,顶点制药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扩大了 TRIKAFTA (elexacaftor/tezacaftor/ivacaftor 和 ivacaftor) 的适应症, ...
-
胸腺素α1会是囊性纤维化的特效药吗?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 CF)是由编码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CFTR)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能够损害其氯通道的活性.目前,很多能够靶作用于CFTR特定突变的药物改善了CFT ...
-
【微胶囊壁材12】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是酪蛋白沉淀后(PH=4.6)存在于乳清中的蛋白质,约占乳总蛋白质的18%~20%.乳清蛋白主要包括有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乳清中主要的蛋白质是β-乳球 ...
-
囊性纤维化(CF)新药!Vertex三款疗法Trikafta/Symdeko/Kalydeco获美国FDA批准,扩大适用人群!
来源:本站原创 2020-12-24 01:30 2020年12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Vertex制药公司是囊性纤维化(CF)治疗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 ...
-
cftr蛋白运输氯离子的方向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甲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乙图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请据图回 ...
-
中科院院士发表最新成果:干细胞治疗帕金森 部分患者有明显改善
6 月14日,Stem Cell Reports杂志报道了中科院院士周琪及其团队的最新成果[1].该团队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测试了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我国首项基于胚 ...
-
祝贺!华人学者Nature上发表最新成果
撰稿 | 徐兴元(莫纳什大学 博士后) 说明 | 本文来自文章作者(一作)投稿 人工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语音翻译.医疗诊断.自动驾驶等重要领域,其性能主要由硬件算力决定,目前所广泛应用的神经网 ...
-
我国学者首次在Science发表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成果 | 进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赵成龙博士.陆雅翔副研究员.胡勇胜研究员团队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Prof. Marnix Wagemaker及法国波尔多大学Prof. Claude ...
-
华电学者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不同老化试验方法下的SiC MOSFET失效机理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活动专区 CES Conference SiC MOSFET中的界面陷阱会造成阈值电压漂移,为探究和对比SiC MOSFET在不同老化试验方法下的失效机理和失效表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新能 ...
-
评估复合绝缘子表面老化程度的新思路!西南交大学者发表研究成果
西南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在2021年第2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针对现有绝缘老化检测方法效率低.不安全等明显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非接触.快速无损检测评估方法,实现了对绝缘子老 ...
-
国际关注!中国学者公开发表肿瘤研究重大成果,有望降低患者死亡率!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世卫组织资料显示,它是我国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且女性患病风险是男性的3倍.其中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 ...
-
《Science》正刊!康奈尔大学两位「华人学者」引领研发新型柔性光纤传感器
导读 柔软而富有弹性的传感器可以和人体更好地贴合,从而大幅提升穿戴舒适感,在软体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近日,来自于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们研发了一款超柔软的可拉伸光纤传感器,称之为&q ...
-
Science子刊发布,华人学者提出3d打印 “液晶弹性体” 软机器人新方法
导读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Diego"的华人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能够平衡3d打印的液晶弹性体驱动特性和机械 ...
-
华人学者研发“打不死”的苍蝇机器人登《Science Robotics》,高度集成可自主巡航!
导读 制造昆虫大小的自动化软体机器人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其中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软体驱动器的低功率密度,使得昆虫机器人无法负载整个传感,控制,以及供能系统.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 (EPFL) 的团队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