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的摊销有哪位能通俗得讲一下吗?
以低值易耗品为例,主要有两种摊销方法——一次摊销和五五摊销。
比如7月公司购买了价值5000元的低值易耗品,东西不少,各种办公用品,因为价值低、数量多,基于重要性原则,不用入资产,可以直接进期间费用。
如果你的公司规模不大,5000元已经是笔很大的开支,可以五五摊销( 即分两次摊销),以防对当期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公司上了规模,经常有5000元以上的费用发生,可以一次进当期费用。
分次摊销的会计理论依据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因为物品是一次性购买,却可以多次使用,权利和责任应匹配,花费也应平均分摊到使用期内的每一个月。比如年初公司订了一份杂志,一次付了600元,每个月都会送到价值50元的杂志,这600元就应当除以12,每个月承担50元的费用。
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摊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600
分摊时,借:管理费用 50 贷:待摊费用 50
但是,前几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把待摊费用科目取消了,理由是待摊费用不符合资产的定义——“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待摊费用本质上是消费后拥有的一项权利(拿到杂志),既然是消费就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把待摊费用放在资产类科目就不合适了。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待摊费用并没有取消,还留在非流动资产科目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基于重要性原则,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长(一年以上),金额大,一次性摊销会影响当年利润;二是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比如固定资产大修理、改良支出等,都是生产经营的需要。最明显的就是开办费,以前是可以在长期待摊费用列支的,现在直接进管理费用,因为开支费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