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化漫忆之八
相关推荐
-
父亲的夕阳红
作者:高瑞 父亲老了.他说刨不动那么多地了,明年少种些."你以为你还年轻哩?老爱逞英雄"母亲嗔斥道.然后父亲开始反驳,显出很生气的样子.母亲再嚷嚷上几句,就给父亲盛饭去了,顺便捎一 ...
-
武江波||青春的岁月像条河——难忘的文艺宣传队
寿安里小学初中班一年半的生活,除了上课和学军.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外,值得回忆的还有当时学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这个文艺宣传队是音乐老师刘冠娥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下发起组织的.刘老师曾执教语文课, ...
-
东平四中往事:我在东平四中文艺宣传队的快乐时光
[东平四中<母校情怀>征文精选] 我在东平四中文艺宣传队的快乐时光 文/ 张桂云 [精彩看点]进了学校宣传队的门,李老师看了我一眼就说唱一首歌吧.我选了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 ...
-
我身边的歌唱家——米东风
很早就知道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米东风老师. 我工作后,一直是我们单位文艺宣传队的成员,每年春节前,我们文艺宣传队都会为我们厂几千名职工,奉献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因为我从小学小提琴,就在乐队担任小提琴手. ...
-
山西籍女高音芦秀梅,请谈谈她的好
★ 前言 ★ 芦秀梅,是这位女高音身故时候传媒给出的名字,这个名字也曾出现在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唱的出版物里,不过她活跃在歌坛的时候,多写作"卢秀梅". 芦秀梅调入北京是在上世纪七 ...
-
十二花田 || 紫烟 || 一束奇葩寄江城
一束奇葩寄江城 --记我的老师冯桂兰女士 作者 | 紫烟 编辑 | 烟雨红尘 人生苦旅,暗自看来路.多少欢欣能记住?只有童年堪顾. 几载寻觅吾师.雁鱼不解来迟.缘分垂青情切,佳音终至心怡. 如果随便 ...
-
《连队的宣传队》 杨永
简介 诗 人 杨永,生于石河子,长于安集海.1975年毕业于一四二团中学.同年,到一四二团二营七连当农工.1980年7月考上老师,1981年调141团5连任小学教师.1986年调河北保定蠡县教育局工作 ...
-
红化漫忆之七
红化漫忆之七 甲胺的味道 经过多少人的日夜奋战,苦心钻研,心血没有白费,1972年2月,二甲胺一次试车投产成功了!人们洋溢在胜利中,人们陶醉在喜悦中.随之而来的,一股鱼腥味迷漫在车间.厂区,刺鼻,头晕 ...
-
红化漫忆之六
大甄印象 红化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各行各业的能人数不胜数,甄文锋就是一位突出的代表. 可能是因为个头高大,我们都习惯的称他为大甄.他毕业于吉林化校,英俊挺拔,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帅哥.其人聪明好学,学啥像啥 ...
-
红化漫忆之五
红化漫忆之五 创业记事 我是1970年5月23日来到红星化工厂报到的.过了双吉子,碰到了一群正在修路的年轻人.他们汗流浃背,但却朝气勃勃,一个个抡着铁锹鎯头卖力的干活,我向他们打听红化厂址,一个清秀的 ...
-
红化漫忆四
之红化漫忆四 亚民印象 看到书礼为亚民拍的照片,不由想起了和亚民交往的点点滴滴. 印象中的亚民英俊潇洒,四方脸厐,浓眉大眼.一口纯正的西安话,笑起来纯朴憨厚中透着机灵. 他喜爱舞蹈,喜欢文艺演出.几十 ...
-
红化漫忆之三
红化漫忆之三 守时 红化的员工由三部分人组成: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大专院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 来自全国各大国营企业的工人中,不乏能工巧匠,包括身怀绝技.手艺过人的大工匠.在这些老工人身上,有着珍 ...
-
红化漫忆之二
凤县的景 秦岭山中的凤县得天独厚.青松翠柏,山水醉人.崇山峻岭,奇峡飞湍.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那时,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整天面对着迷人的景色却熟视无睹. 现在想起来,让我眼前一亮,不由自主的欢呼称 ...
-
【“郁达夫与鲁迅”专栏】之十二《郁达夫忆鲁迅之八》
["郁达夫与鲁迅"专栏小编提示]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话:"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这一极具普遍性的现象并不适合于鲁迅和郁达夫.鲁迅 ...
-
【“郁达夫与鲁迅”专栏】之八 《郁达夫忆鲁迅之四》
["郁达夫与鲁迅"专栏小编提示]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话:"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这一极具普遍性的现象并不适合于鲁迅和郁达夫.鲁迅 ...
-
【大荔文学·散文·纯子】暮色沉沉忆如烟 ——回乡日记系列之八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73 暮色沉沉忆如烟 --回乡日记系列之八 文/纯子 2020.5.22 五月十一日,一个灰色的分界线,将欢笑搁浅在夏风涡旋的码头.她清秀的脸上,挂满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