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邶风击鼓注译》
相关推荐
-
雨读诗经(31)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如果提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想必不会感到陌生,现代都将这作为对美好爱情最坚贞的誓言,但其实,它出自诗经中的<击鼓>,<击鼓>更算得上是 ...
-
《诗经》之31·国风·邶风6·《击鼓》是卫国戍卒思归不得的诗
<击鼓>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是士卒长期征战思归却不能之诗,清乔亿言此诗乃"征戍诗之祖". [原诗]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 ...
-
诗经带拼音:击鼓|诗经全文及译文阅读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 ...
-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诗经全文及译文阅读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出自诗经<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 ...
-
十方《论语泰伯:民可使》
十方<论语泰伯:民可使>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 本句历来有两种断句方法,其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二,子曰:&qu ...
-
政治不是权术看《论语》里的“使民术”政治
<论语>有很大的篇幅都在谈政治,然而孔子根本没有谈到权术,而是把目光放在个人修养.能力的培养上,放在以身作则.乐于奉献的作风建设上,更是大谈特谈如何处理与民众关系,如何领导和支使民众. 很 ...
-
《论语泰伯篇第八》主要讲什么(2/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第10章,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在本篇的第2章,曾子曰"勇而无礼,乱也",是说勇敢 ...
-
《论语泰伯篇第八》主要讲什么(1/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记载了孔子一生主要的言语和事迹.编者将<论语>分为20篇,共492章,大约两万五千字左右.每 ...
-
【第194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9章》如何解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9章>如何解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论语泰伯篇第八原文及白话文8.0-荀卿庠读书会整理
泰伯篇第八8.0 [原文]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翻译]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 ...
-
《论语·泰伯篇第1章》孔子为什么极力推崇泰伯?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周朝始祖古公亶(音dǎn)父的长子.民无得而称焉:泰伯对让君事迹从不传扬,故"无迹可见&qu ...
-
《论语·泰伯篇第2章》孔子怎样论述学礼的重要意义?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音xǐ),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本章中的"恭.慎.勇.直", ...
-
《论语·泰伯篇第4章》曾子说君子所贵之“三道”指什么?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
-
《论语·泰伯篇第5章》曾子指出颜回那些优良品质?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音jiào).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犯而不校"的"校"字,读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