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两性机器人,正在影响人类社会?
相关推荐
-
张之沧丨人工智能对家庭伦理的冲击与解构
人工智能对家庭伦理的冲击与解构 节选自<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1期[专家特稿]栏目,全文可在"知网"或"超星"下载 摘要丨人工智能.机器人学 ...
-
单身这么久,我早就爱不动人了
2021-08-25 09:09 新周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崔斯也,头图来自:<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爱情是一种"当代宗教&quo ...
-
“性冷淡”的社会需要有温度的两性文化
儒家讲"饮食男女,食色性也",佛家讲"缘起性空".道家讲"无名天地始".儒释道分别这样说过. 昨天,2020年元月2号,腊月初八,佛陀成道日 ...
-
成功的学校,永远是优秀的人想要为之工作的地方
2018年,中国获得了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全球第一.在参测的79个国家和地区中,这些15-16岁的中国学生,取得了阅读.数学.科学全部三项科目第一.在这样的成绩面前,有人欢喜,有人冷静. ...
-
陈根:机器人导盲犬——导盲新可能
文/陈根 前不久,上海一位50岁的盲人阿姨因导盲犬排便问题被小区居民多次投诉.这一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对盲人群体的关注,也引起了对导盲犬的关注. 导盲犬作为一种经过严格训练的狗,属于工作犬,在一定程 ...
-
陈根:寿命延长,人类能走多远?
文/陈根 追求生命永续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愿望.现代医学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改变了人与其自身,与疾病.苦难和死亡的联系.在过去的三百年里,在欧洲中部,即便是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平均预期寿命都大幅提高,在21 ...
-
陈根:机器人外骨骼,或将成就无障碍行走
文/陈根 机器人外骨骼已经对无法行走的人们产生了巨大影响,或将帮助行走障碍者们更方便地行走,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虽然电动外骨骼在沿着平坦地面行走时能够自动帮助移动佩戴者的腿,但大多数外骨 ...
-
陈根:机器人给药,精准治疗未来已来?
文/陈根 20 世纪中期,著名物理学家 Feynman就提出了分子机器的设想,预测未来只要把纳米机器人放进人体的血液中,就能自动抵达病灶进行手术,治疗疾病. 在将近一个世纪后,Feynman的分子设 ...
-
陈根:阴谋论,暴露社会不安的心理基底
文/陈根 在面对未知威胁,重大灾难.战争,难以置信的财富积累等问题时,人们惯于在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析世界,从而产生了某种信念固执,阴谋论因此有了市场.疫情无疑为阴谋论提供了沃壤. ...
-
陈根:机器人如何预测机器人?
文/陈根 同理心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是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也是指人们将心比心,心理换位的能力.显然,这种能力除了帮助我们认识他人和理解他人外,也给我们提供了预 ...
-
陈根:寄生虫感染如何影响神经认知?
文/陈根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普通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尽管研究人员怀疑全球范围内有数亿人可能感染了这种寄生虫,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出现症状并发展成疾病.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在感染的急性阶段,一些人会出现认 ...
-
陈根:肠道微生物影响药物疗效,在糖尿病中已证实
文/陈根 人体内的肠道菌群种类繁多,包括了至少100万亿个细菌,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分属1000多个种.肠道微生物在消化.调解人体免疫功能.抵御疾病以及生产人体必须的维生素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 ...
-
陈根:机器人LEO,走路飞行无缝切换
文|陈根 双足机器人曾是科幻文学和电影的主题.在非理想地形上,早期双足机器人的形象通常是移动缓慢且笨拙的.近年来的技术进步使得它们能够在保持平衡的同时更快.更有效地移动,但是其移动或多或少还是会受到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