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史记】王先谦《汉书补注》:上笺辟经,下征国史,旁论文章,用逮诸子(上)
相关推荐
-
腾达与湮灭——闲聊主父偃之死
齐厉王刘次景 (1) 关于齐厉王刘次景与其同胞老姐通奸事,参见<汉书·高五王传>之记载: 其母曰纪太后.太后取其弟纪氏女为王后,王不爱.纪太后欲其家重宠,令其长女纪翁主入王宫正其后宫无令得 ...
-
祝总斌:说“史记” ——兼论司马迁《史记》的得名问题
清钱大昕曾说:在司马迁以前,"古者列国之史,俱称<史记>" [1].王利器先生据之,举证达四十三例之多[2].可是如将王先生所举诸例仔细读之,再联系有关史料,便可发现, ...
-
吕东超丨《春秋左传诂》成书考——以所辑《左传》汉儒旧注为考察中心
<春秋左传诂>成书考 --以所辑<左传>汉儒旧注为考察中心 吕东超 吕东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清代学术史. 摘要:<春秋左传诂>是清 ...
-
世灿读经典---汉人八大家对《楚辞》的杰出贡献
<楚辞>附录: 卷六卜居 杨世灿考释:<卜居>为汉人作品,不是屈原所作.一.误读怀王入秦三年为"屈原既放三年."二.郑詹尹,古卜筮者之名.王逸注:郑詹尹 , ...
-
72.第十三 幽王(晋纪殇叔文侯)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幽王西元前782-771年 名涅. 元年庚申春正月,王即位.晉世子仇復歸于晉,殺殤叔,晉人立仇,是為文侯.王錫太師尹氏.皇父命. 二年.辛酉,晉文侯元年.涇.渭.洛竭,岐山崩.初增賦. ...
-
「觅史记」王鸿绪《明史稿》:以退休之臣,独任艰巨(上)韦力撰
华亭王氏乃当地望族,王广心为顺治六年进士,官至巡仓御史,他的儿子王顼龄.王九龄.王鸿绪也均为朝官,叶梦珠<阅世编>中称:"一家父子四登科,三入词林,亦吾郡近来科名最盛者.&quo ...
-
【觅史记】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世称颜师古为《汉书》功臣,吾谓胡三省亦《通鉴》功臣也(上)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刊行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然而该书涉及的历史史实颇为丰富,故不作注难有人能够通读此书.此后有刘安世所撰<资治通鉴音义>十卷,但此书已失传,之后有蜀人史 ...
-
【觅史记】司马迁《史记》:贯穿古今,奠史学万祀之基,炜然有其永存之辉光,自古迄今(上)
司马迁所撰<史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同时<史记>一书又是中国史学的最高峰.虽然说在<史记>之前中国也有史书存在,然此前的这类撰述不属于后世所认定的正史,这正如内藤湖 ...
-
【觅史记】魏收《魏书》:婉而有则,繁而不芜(上)
<魏书>凡一百三十卷,为二十四史之一,其内容记述了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到西魏恭帝拓跋廓二年(555),计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其中包括了东魏史.该书由平原王高隆署总临之名,其实总 ...
-
「觅史记」马骕《绎史》:上古三代,创新体例(上)韦力撰
马骕字宛斯,一字聪御,山东邹平县孙镇人,为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专注研究夏.商.周三代史实,故王世贞在<池北偶谈>中赞誉马骕说:"书颇为精博,时人称马三代. 关于马骕年轻时的情况, ...
-
【觅史记】崔鸿《十六国春秋》:已佚再现,真赝互见(上)
北魏崔鸿所撰<十六国春秋>记述的是西晋到北魏统一北方之前的历史,这个时段,中国北方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建立起了十六个政权,这些政权间兴亡更替.而<十六国春秋>一书成为 ...
-
【觅史记】马骕《绎史》:上古三代,创新体例(上)
马骕字宛斯,一字聪御,山东邹平县孙镇人,为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专注研究夏.商.周三代史实,故王世贞在<池北偶谈>中赞誉马骕说:"书颇为精博,时人称马三代. 关于马骕年轻时的情况, ...
-
【觅史记】令狐德棻:《周书》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上)
令狐德棻是唐初著名的史学家,他不仅主修了<周书>,其实唐初所修八史都是在他的建议下得以实施者.而唐初朝廷对文献的搜集也同样是他提出的建议,此事见载于<旧唐书>中:"时 ...
-
【觅史记】谈迁《国榷》:六易其稿,两起炉灶(上)
谈迁的祖上是河南汴梁人,北宋末年迁徙到浙江临安,南宋末年转迁到盐官枣林村.谈迁的父亲谈于庭早年四处求学,明万历二年取得杭州府学诸生资格,后几次乡试不第,于是放弃科举之路. 谈迁生于明万历二十二年,他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