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
相关推荐
-
温中祛寒方类比理中丸: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小建中汤: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胶...
温中祛寒方类比 理中丸: 人参 炙甘草 白术 干姜 小建中汤:桂枝 炙甘草 大枣 芍药 生姜 胶饴 大建中汤:蜀椒 干姜 人参 胶饴 吴茱萸汤:吴茱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关注@伤寒也不寒
-
经方:当归四逆汤(手脚寒冷,冻疮)
当归四逆汤 [原文]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 张仲景 ...
-
经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久寒,胃寒、白带)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原文]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 ...
-
黄芪建中汤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
黄芪建中汤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组成,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尤其多用于治疗虚寒性的消化道溃疡,出现胃腹部隐痛,冷痛,喜温喜按,食后痛减,大便稀溏,畏寒怕冷,精神疲惫, ...
-
小建中汤/理中汤加吴茱萸汤加大建中汤治疗胃脘疼痛
李某,女,四十岁,四川绵阳经开区松垭人,有多年的老胃病,病情时好时坏,治疗时断时续,因为严重胃脘疼痛而听人介绍,于2017年10月20日前来就诊. 现症状如下:体质中等偏胖,面白,疲倦面容:胃脘疼痛, ...
-
中药方剂漫谈:小建中汤与大建中汤的同与异
仲景中医师承学堂 原创 曹俣 小建中汤 饴糖 芍药 桂枝 生姜 大枣 甘草 小建中汤与大建中汤 仲祖立小建中,未用参.术之物以补中,只加饴糖.重用芍药于桂枝汤,酸甘缓中,稍裨中土之营气,故名. 米麦本 ...
-
感冒中药方葛根汤桂枝汤白虎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大建中汤小建中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射甘麻黃湯苓甘薑味辛夏仁湯 三黃瀉心湯麻杏石甘湯大黃甘草湯葛芩連湯+痛风2方
感冒中药方 藥方 主治 1. 葛根湯:怕冷.怕風.咽乾.喉嚨痛.脖子硬.頭痛.發燒 葛根汤:葛根12克,麻黄.生姜各9克,桂枝.芍药.炙甘草各6克,大枣12 2. 桂枝湯 :有汗.發燒.怕風.頭痛 桂 ...
-
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附子粳米汤异同
一.大建中汤医案 张德宏医案:高某某,男,52岁,1972年4月3日就诊.胃病日久,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时时作痛,痛处喜按,得食痛减,喜热畏冷,饮食不振,恶心呕吐,口不干,舌淡胖嫩,边有齿印 ...
-
仲景文化传播 || 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附子粳米汤异同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笃行致远 前言: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 ...
-
小建中汤合大建中汤(中建中汤)
本篇介绍小建中汤合大建中汤(中建中汤). [方源]大家敬节所制. [组成]桂枝4.0g,甘草.蜀椒各2.0g,大枣4.0g,芍药6.0g,干姜.人参各3.0g,胶饴20.0g. [用法]水煎服. [功 ...
-
最常用的50个方证丨小建中汤(桂枝汤 增芍药 饴糖)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饴糖45克(分冲) [用法]水煎五味,汤成去滓,内胶饴,更上火上消解,温服.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 [方解]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 ...
-
016 大建中汤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4版)
016 大建中汤 经典的虚寒腹痛方,传统的温中散寒方,具有止痛.止呕的功效. 现代研究提示能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蠕动及肠道吻合口愈合.调节肠道菌群.保护和恢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等.适用于以脘腹冷痛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