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古今之变:从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想到的
相关推荐
-
宋宽锋|诠释学的两种取向与哲学史的两种研究方式
原文刊于<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完整版参见纸刊. 诠释学的两种取向与哲学史的两种研究方式 宋宽锋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摘要] 有关诠释学与哲学史研究方式 ...
-
景海峰:如何更深刻理解儒家经典
谈中国文化的"两创"(笔谈) 编者按:总书记在2014年9月的<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提出"努 ...
-
观点 | 吴根友:黑格尔对“哲学史”与“哲学”关系的论述
(关于"哲学史与哲学")笔者觉得有必要重新回到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一)的具体论述之中.就黑格尔原书中所说的话而言,他只是强调哲学史的研究要有哲学,哲学史的研究不是 ...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三
序言 三 本书前章: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一 中国诠释学研究的发展振奋人心,著作迻译.理论探索等等各种形式的成果灿然修列,这些专业领域本不是我应该随意置喙的一个问题,但是在我的立场看来,是将西方世界 ...
-
音乐的解构与解释(下)
作为诠释的音乐 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人类不思考 上帝都不屑一笑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 II. Adagio ma non TroppoJacque ...
-
“与现实生命思维性沟通” ——黑格尔与西方现代阐释学
[摘要] 黑格尔认为存在整体的发展是合乎理性的,因而过去.现在和未来处在一种必然的逻辑联系之中,这种历史性是黑格尔思想的核心特征.伽达默尔认为,在有关理解本性的问题上,黑格尔这一思想洞见超越了施莱尔马 ...
-
山东大学二级教授黄玉顺:前主体性诠释:中国诠释学的奠基性观念
作者简介:黄玉顺,山东大学二级教授.特聘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生活儒学"思想体系的创立者. 近20年来,在中国哲学界,"诠释"与&q ...
-
哲思:李龙|本雅明的“当下性”思想与第三种现代性
引言: 如果以对时间的理解为尺度的话,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式的抚慰和以尼采为代表的将人生等同于艺术的抚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现代性的时间理念.本雅明的"当下性"思想是第三种意义上 ...
-
梁德新‖略谈中国的老人教育
略谈中国的老人教育 梁德新 辑录 "老年学"是研究人的寿命和人的老龄化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年学的渊源久远,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对人的长寿研究.西方古代许多医学家如希腊的希波格 ...
-
清朝“宗人府”到底有多恐怖?为何让皇族们谈之色变,宁死不去?|宗室|刑部|旗人
宗人府,初设在明朝,它是一个专门管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不过明朝的宗人府不怎么管事,而清代照搬明朝设宗人府,且特别爱管事. 宗人府要记录皇室子女出生时的是嫡是庶.叫何名字.封爵情况.生死时间.以及婚嫁. ...
-
清朝“宗人府”到底有多恐怖?为何让皇子王爷谈之色变,宁死不去?
宗人府是明清管理皇家事务的衙门,以清朝为例,只要是姓爱新觉罗的,甭管宗室还是觉罗.包括这些人的家眷等等,都归宗人府管.生了娃要去宗人府登记造成.平日里的生活费要去宗人府领--婚丧嫁娶等等也都必须向宗人 ...
-
胡盼:艺术的语言才能表现出语言的艺术(略谈)
今天下午,听了一位同事上了数学公开课,其课堂语言运用让我对此有了自己的见解及自我反思.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上最具有表现力的.如果运用得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伤害. 镜头一:开课 ...
-
略谈天文历法与奇门遁甲的起局法
相信每一位有缘接触到奇门遁甲的朋友,在学习时都遇到过这样一个困扰,即起局时在面对所谓的置闰法.拆补法.茅山法,容易一头雾水而无所适从.也常常听一些易友互相讨论,这三种不同的起局法哪一种更合理,那么今天 ...
-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里,会有什么防癌良方吗?不妨进来看一看
癌症是一类可怕的疾病,因为癌细胞的发展不受控制.一旦某个部位有癌细胞出现,没有及时察觉并展开治疗,癌细胞数量越来越多,局部就会有慢慢体积增大的肿瘤,肿瘤不断发展带来的影响明显.因此,要了解肿瘤的预防方 ...
-
癌症不能治愈?错了!遇到这3种癌,治愈率非常高,别谈癌色变
在生活中,应该有很多人都是听癌色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关于癌症的一些科普知识,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癌症的可怕,当患者听到癌症时,意志力也会减退一半,还未被病情打败,首先就被癌 ...
-
【现代思想】01古今之变:古代和现代到底哪里不一样?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四十讲> 共同神话束缚了我们,却也让我们有了共同的准则.摆脱神话之后,我们有了自由,却又陷入混乱和茫然之中. 现代思想的起点,叫做"古今之变",就是从 ...
-
江南银元简介及版别略谈
一. 江南银币概述 清朝初年设置江南省,辖地范围为如今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康熙以后江南省的辖地缩小到江苏.安徽两省.至雍正元年(1723年),江南省被撤消,辖地复归江苏.安徽两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