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治湿九法(学医者必读,全干货)
相关推荐
-
半夏白术天麻汤 李东垣。
半夏白术天麻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黄柏0.6克,干姜0.6克,天麻1.5克,苍术1.5克,白茯苓1.5克,黄芪1.5克,泽泻1.5克,人参1.5克,白术3克,炒神曲3克,半夏4.5克,大麦芽4.5 ...
-
李氏清暑益气汤析义与应用
著名医家李东垣所创清暑益气汤,为治疗"长夏湿热胃困尤甚""暑伤胃气"的方剂.全面理解该方的组方思路可以认识暑证治病特点.李东垣脾胃病学说.临床上,李氏清暑益气汤 ...
-
李东垣补中益气汤临证加减法,快来学一学~
著名医家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因创立内伤病学说.脾胃病学说,世称"补土派".李东垣最为后世称道的方剂莫过于补中益气汤,临证过程中准确应用补中益气汤并熟悉相关加减法可以事半功倍,李 ...
-
羌活胜湿汤——再读《脾胃论》(九)
昨天说到感受风邪而汗出肩背痛,李东垣推通气防风汤,接下来他又说到一个治足太阳经不通而头痛.后背痛的方子,也以风药为主. 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各一钱,炙甘草.藁本.防风各五分,蔓荆子三分,川芎二分. ...
-
高建忠 | 脾胃圣剂平胃散
平胃散方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苍术.厚朴(姜汁炒).陈皮.炒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清代医家费伯雄在<医方论>中盛赞该方:"平胃散乃治脾胃 ...
-
治湿九法
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为六淫之一,常先伤于下,多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湿的本义跟水有关.<说文解字& ...
-
从头到脚话中医:感悟天地之道——在南方你不可不知的治湿九法
请问湿疹要怎么治疗? 答,在南方不可不明治湿之道,不会治湿的医生在南方做不开,治湿有九种方法,可以在天地之间得到启发. 第一湿在胸背,譬如阴晦,非雨不晴.好像一片阴天,下场大雨,它就晴空万里,用二陈汤 ...
-
陈瑞春:治痰九法
中医书友会第154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温故而知新,本文与下两文同参.(编辑/王超) 大师风范:刘渡舟讲痰饮病(中医课堂竟如此精彩), 傅青主治痰全法 化痰九法 作者/陈瑞春 一.燥 ...
-
治眼九法(明目保健操)
治眼九法(明目保健操) 来源:<陆地仙经> 作者:马齐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1.梳∶将两手之指 开梳,自眉际至眼下,九次. 2.擂∶屈两大指骨,自大眼角 ...
-
国医大师颜正华:治咳九法
一.概述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咳嗽既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又是一种独立性的疾患.通常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但临床上多声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 ...
-
《伤寒论》治泻九法
樊大夫中医工作室2021-03-20 20:48:19 泄泻,现代医学称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每天>3次粪便量增加(每天>200g),粪质稀薄(含水量>85%).本证<内经&g ...
-
身躯“雍正”必有治雍九法,且看大承气汤证九条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伤寒胃热而虚者.能食.胃寒而实者.则不能食.而阳明病有燥屎者.可攻.无燥屎者.则不可攻.谵语潮热.胃之热也.是当 ...
-
经方辨治失眠九法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0%-35%. 经方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验证,对后世疾病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何庆勇是中国中医科 ...
-
李中梓的治泻九法李中梓(1588~165...
李中梓的治泻九法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明代医家 <内经>之论泄泻,或言风,或言湿,或言热,或言寒,此明四气皆能为泄也.又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明脾虚下陷之泄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