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篇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2

(0)

相关推荐

  • 神性艳遇:红山文化的玉器!

    去国博看中国古代服饰展,有点失望,从资料到资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差点意思,但总之还不错啦.捎带瞧瞧隔壁的红山文化的玉,惊艳了,神器啊!祭祀用品,当然是神器.玉玦形龙(或兽,学术界未定论)如此之多,究竟是 ...

  • 从玉石向玉器的转变说明什么是“神玉阶段”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从混沌茹血的智人到后工业化和信息时代,人类只经历了几千年,而从猿到人类已经经历了1000万年. 我们知道,元谋人距今有164万年,而北京的周口店人距今也有20万至70万年. 北 ...

  • 古韵遗风

    #这才是国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未曾断流过的文明.上下五千年繁衍出了无数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等等.但如果说哪种文化对华夏文明性格养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不是文字甚至不 ...

  • 第八百二十三篇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1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 --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李伯谦 X图1 图2 赤峰市林西县白音长汗出土的女神石雕像. 在大约距今5500 年至4500年的新石 ...

  • 认知世事(八百二十四)

    人到世上来一回,权当就是赴了一次宴,吃饱了,喝足了,舒舒服服地回家去. 这是很自然的,有什么不好呢?每个人在世上终其一生的成功,不是成为偶像. 楷模,而是最终成为自己.

  • 背诗|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背诗计划」第八百二十四

    歌名|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来源|群星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 ...

  • 第五百二十四篇  (转帖)阜新地区的玛瑙

    X 盛世瑞石现话说玛瑙王 阜新盛产玛瑙石,有"玛瑙之乡"的美誉.更因其历史的悠久,质地的细腻,品种的繁多,色彩的光艳和缤纷,构成了阜新玛瑙文化的一大特色,也因而有了"阜新 ...

  • 第八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无底筒形陶器初步研究

    X 图1 图2 赤峰市博物馆藏彩绘猪首罐.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赤峰地区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属于 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和祭祀遗存,在这些遗址中,有一类器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筒形陶器.这类陶 ...

  • 第八百二十六篇  “中华第一龙”归属赵宝沟文化?

    图1 C型龙复制品. 图2 1971年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中华第一龙"名声大振,然而随着考古的研究,许多有识之士对三星他拉玉龙的文化归属提出质疑.从事多年考古研究的赤峰文博专家 ...

  • 第八百二十九篇  “红山”见证华夏文明一万年

    X 图1 图2 阿拉善盟阿左旗出土的石核.石页.石片. 在古玉文化的传承上 ,红山文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玉器文化的鼻祖,它因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撞而产生 ...

  • 第八百三十四篇  新发现的红山文化骨体嵌玉石刃刀

    ●吉丁未 战江波 近日,友人从日本归来,出示日本收藏家邀其鉴赏的红山文化之文物图片.拓片,余见之,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虽说该收藏家收藏的红山文化时期文物,未见诸如红山文化玉猪龙.C字龙.勾云形佩.马蹄 ...

  • 第八百五十四篇  契丹的兴起

    X 图1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6号辽墓门额壁画-伎乐. 图2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1号辽墓壁画. 图3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辽墓壁画. 公元9世纪后期,唐政权衰落,对周边各族控制放松.藩镇间无休止的争夺和攻伐,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