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无底筒形陶器初步研究

(0)

相关推荐

  •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陶器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就发明了陶器,为了研究那些时代的遗存,考古学界发现一种分布于一定的范围.延续了一定的时间并具有共同特征的考古遗存时,往往就把它称为一种"文化"(所谓文化是广义 ...

  • 【讲座回顾】郭大顺: “华山玫瑰燕山龙”——“礼尚往来”与文化认同

    红山文化是迄今所见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最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作为依托"礼出红山--红山文化精品文物展"而推出的红山文化的发掘与研究系列讲座的第一场. 我们为观众带来& ...

  • 第1113篇  红山文化无底筒形陶器初步研究

    图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赤峰地区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属于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和祭祀遗存,在这些遗址中,有一类器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筒形陶器.这类陶器明显区别于生活中的实用器具,既不是炊 ...

  • 第四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源头之一兴隆洼文化遗址

    兴隆洼遗址文化(见图1.2)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兴隆洼文化以大型聚落建筑.最早使用玉器.居室墓出现以及独特的陶器等为特征.它是中国北方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距今约8000年 ...

  • 第五百二十六篇  红山文化玉质的颜色

    X 对于收藏者来说,玉器的颜色是最容易区分的,红山文化玉器的颜色与其仿品的颜色更是有着明显的差别.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岫岩玉以绿色为普遍,往往还杂有红.黄.白.青.蓝.紫色和墨绿.淡黄.乳白色.它 ...

  • 第五百二十九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包浆

    X 包浆,说到底就是古玩表面形成的一层自然氧化膜.它像一层无形的有机玻璃,完整无缺地覆盖在古玩表面,光润.圆滑.反光不触目.若能看懂包浆,对鉴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玉器的包浆,特别的润和,其光泽与和田籽 ...

  • 第八百二十九篇  “红山”见证华夏文明一万年

    X 图1 图2 阿拉善盟阿左旗出土的石核.石页.石片. 在古玉文化的传承上 ,红山文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玉器文化的鼻祖,它因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撞而产生 ...

  • 第七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白玉石龟与原始萨满教

    X 图1 红山文化是距今6000年-5000年前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其东界已达辽北和吉林省西部.自从在辽西喀左东山嘴.牛河梁发现红山文化祭坛."女神庙 ...

  • 第五百二十五篇  (转帖)从红山文化绿松石饰件想到的

    X 在红山文化区域特征显明的玉器群中,有几例绿松石饰也很引人注意,已知4例,其中已发表的东山嘴遗址的松石质鸟形饰和胡头沟墓地的松石质鱼形耳坠饰,虽不是最早的实例,其造型和制作水平却是早期绿松石件中罕见 ...

  • 第八百七十五篇  断腕太后述律平(二)

    X 图1 述律平. (续) 图欲才华横溢,十分聪明,他曾经向父亲建议立孔庙并按时祭祀,而且对汉学十分精熟--阴阳.音律.医药.针灸.文章.书画无所不通,他的丹青绘画甚至成为后来宋朝的宫廷珍藏.然而述律 ...

  • 认知世事(八百二十五)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用自己的健康换取身外之物: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用自己生命换来难言的烦恼: 人生最大的浪费,是用生命解决自己制造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