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十)
相关推荐
-
盼更多流失文物回家!这些珍贵文物都曾流失海外
盼更多流失文物回家!这些珍贵文物都曾流失海外 光明网5天前 · 光明网官方账号 近日,我国成功从美国追索12件文物艺术品.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15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我国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l ...
-
两次被当作马槽的文物,终于遇到识货之人,如今已是无价之宝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物都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宝主又并不识货,所以被误作它用.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然而,一件珍贵文物,两次被人随意处置,只有虢季子白盘才有这样的遭遇.幸好,它还是完整保存了下来,也成为了后人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五)
霍尔真传 我们工作组,就住在工匠窝子里,叮叮当当的敲击之声,不绝于 耳.工作组除了试行土地下户."联产承包",另一任务就是调查河坡的手工业. 首先,我们就近走访了折吾队的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六)
霍尔著名工匠们的技艺,正是在金沙江上游的这个幽幽深谷里得到传承发展,历千年不衰.河坡的名师.名匠,早已誉满康藏.早年德格土司和八邦寺.嘎拖寺专要著名铁匠恩德扎西.登格四郎为他们服役.就是西藏地方政府和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七)
千年"嘎拖" 康区著名的红教古寺--嘎拖寺,就在河坡. 过了直曲河,顺白龙沟而上,不等走到沟底,往右爬一长坡,登上山嘴,就古刹在望了.环山而进,古道弯弯,宛若在一个念&q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八)
手抄<羌伊> 在文物的收集清理中,一部尘封多年的"手抄本"也亮了出来,老人们称它为<羌伊>.藏语"羌"即汉语的"舞&qu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九)
久违的文化盛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饱受"十年浩劫"的中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步入翻天覆地的大转折时期.土地下户,联产承包,放开工匠手足,河坡人把这视作"盛大节日&qu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二十)
20 三.逐藏(官)设流(官) 由於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西藏地方当局将手伸到了康区的一些地方.在没有外人图我藏地的时候,这也算不了什么大问题,因为这毕竟只是中华大家庭中兄弟间的事,还到不了危及国家安危的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二十二)
22 三岩归服设治 三岩在巴塘之西,德格之南,江卡之北,贡觉.乍丫之东,地悬金沙江两岸,由东到西两百余里,从南到北四百余里.因有上岩.中岩.下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二十四)
24 筹划西康建省 "改西康为行省,以杜外人窥伺."是赵尔丰"平康三策"中最重要的举措.在他经过六年多的苦心经营,已在川边"拓地三千余里,凡政治.经济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二十八)
28 贺觉非,湖北人,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学员.1936年随军入康,就职于136师政治部,驻康定.1941年任理化(今理塘)县长,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回湖北,有<西康纪事诗本事注>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