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九)
相关推荐
-
四川的颜值担当,雅江凭什么?
每年7月,位于四川省西部的雅江县,会上演一场力与美的较量.盛装出席的康巴汉子,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同场竞技,马蹄奔腾,欢呼嘶鸣.然而今年,这幅壮美的画卷却延期了,只为藏于森林深处的松茸. 作为世界上最珍稀 ...
-
南洋十二年(七)
9.上河工 六八年底,六九年初公社为配合战备需要,决定整个南洋东起盐城.射阳搭界的新民河,西止通榆河全长约两十多华里新开或驳宽一条东西走向的河,取名朝阳河.根据战备需要南洋境内河北新堆作为战备公路 ...
-
冉昆仑 || 出河工
1963年海河流域爆发了特大洪水,我生活的小村子也遭受来了毁灭性的灾害,被洪水冲得只剩十余户的房屋,人民苦不堪言.随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
-
从“雅则红城”分析白黄黑帐霍尔的民族归属
摄影:觉果 霍岭大战作为<格>(格萨尔王传简称)中最具代表性的史诗片段,故事情节精美绝伦,人物形象异彩纷呈,其中族群之间的逐鹿场面是其大放光彩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这些族群所涉及的民族归属问 ...
-
中国少数民族10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异域风情,看看你知道几个
在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有端午节.京剧.针灸等39个项目入选,总数位居世界第一.非遗文化记录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 ...
-
我的川藏线骑行。十五,雅江
川藏驿道,第15站,由东俄洛到高日寺打尖.到卧龙石宿.东俄落就是新都桥镇:高日寺,现在叫高尔寺:卧龙石,现在叫卧龙寺.第16站,由卧龙石到八角楼打尖.到中渡宿.八角楼相传为岳钟琪将军所建,中渡即今雅江 ...
-
巴毛穷宗-可能是最难抵达的旅行目的地
几天前,有故人来访,闲谈间聊起了中国最难到达的旅行目的地,当我抛出这个问题后,朋友马上接过了话茬,你是想说达里雅布依吗? 达里雅布依位于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心深处,号称是中国行政面积最大.最难以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二十二,澜沧江
小孙的轮胎在前往芒康的烂路上被扎了,他自己补了内胎,坚持到芒康,一个晚上下来,气又漏光,只好换一条新的内胎,所以我们出发比别人晚了半个小时左右. 开始要爬坡拉乌山时,有一家加油站,站了好些骑友,一辆私 ...
-
【文化视界】带你探究白玉县“番直“的”秘密”——白玉藏刀!
白玉藏刀,藏语称之为"番直".因系手工制作,工艺独特,做工精细,也是藏族手工艺生产中最具代表性的.并且由于它的形状.工艺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而且白玉藏刀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都享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五)
霍尔真传 我们工作组,就住在工匠窝子里,叮叮当当的敲击之声,不绝于 耳.工作组除了试行土地下户."联产承包",另一任务就是调查河坡的手工业. 首先,我们就近走访了折吾队的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六)
霍尔著名工匠们的技艺,正是在金沙江上游的这个幽幽深谷里得到传承发展,历千年不衰.河坡的名师.名匠,早已誉满康藏.早年德格土司和八邦寺.嘎拖寺专要著名铁匠恩德扎西.登格四郎为他们服役.就是西藏地方政府和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七)
千年"嘎拖" 康区著名的红教古寺--嘎拖寺,就在河坡. 过了直曲河,顺白龙沟而上,不等走到沟底,往右爬一长坡,登上山嘴,就古刹在望了.环山而进,古道弯弯,宛若在一个念&q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八)
手抄<羌伊> 在文物的收集清理中,一部尘封多年的"手抄本"也亮了出来,老人们称它为<羌伊>.藏语"羌"即汉语的"舞&qu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十)
附1:河坡收集到一批藏族珍贵文物 白玉县河坡公社,重视文物收集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收藏了一批藏文木刻书版.藏文著作的手抄本."唐卡"(藏族布画)等珍贵文物. 白玉河坡,在金沙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十九)
19 二.收回喇嘛治权设流官 收改春科.高日地方 春科.高日在德格土司疆域之内,是分别只有百来户.百多户百姓的两个小部落,原为两个土司管辖.因春科土司绝嗣,先由土司妻子的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九)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憩巴辣顶,遂抵泰宁自打箭炉西南山谷中出,向西北行,至泰宁山皆平坦,童童无草木,皆沮洳黑坟,不宜耕种,三百里内田庐绝迹,间有碉楼小窦,番民皆蓬首垢面,无复人形.除塘兵之外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三十九)
同治三年[甲子]三月已酉(1986年4月14日)"兹据福济奏:'遵旨起程,行抵雅郡.据史致康禀称在炉城竭力开导明正土司,已允设站支应乌拉.里塘土司因藏中复派粮员李玉圃带兵出剿瞻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九)
历来办理"夷变"之人,大都是虚张声势,作个样子,以邀战功,既可邀上司嘉奖,得以提拔升迁,又可收取"夷贿",名利双收,卢鸣扬自不例外,以为这次照例可大捞一把,便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