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屹:硅基负极产业化持续铺开
相关推荐
-
硅基负极频频创新,成为负极新势力
<ACS AMI>:空心石墨烯抑制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的体积膨胀 01 来自韩国的研究人员证明了空心石墨烯能够在硅基电极中同时作为导电剂和膨胀抑制剂,空心石墨烯通过压扁石墨烯外壳周围的空隙吸收 ...
-
全固态电池中硅负极应用之路:纳米多孔结构改善寿命
中国储能网讯:NIMS认为,通过引入纳米多孔结构,减小Si粒子尺寸,来减轻应力变化,硅将可应用于全固态电池的负极中. 近日,日本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能源与环境材料研究基地二次电池材料组高级研究员 ...
-
复旦《Electrochim Acta》:多巴胺改性CMC粘结剂用于锂电硅负极
目前硅负极想要实际广泛的应用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还存在许多棘手的问题,其中粘结剂是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复旦大学余爱水教授团队最近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多巴胺基团引入到水溶性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CM ...
-
硅氧材料首效再上新台阶,留给硅碳材料的时间不多了!
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石墨材料已经无法满足高比能电池的设计需求,Si基材料凭借着高达4200mAh/g的容量,以及与石墨接近的嵌锂平台,成为了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高容量负极材料,然而Si ...
-
首次揭示!硅纳米柱嵌锂过程的塑性流动和原子尺度应力变化
编辑推荐:硅负极材料理论容量高但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严重,会导致电极断裂和粉化,电池容量迅速衰减.本文首次采用大规模原子模拟方法研究了锂离子嵌入各种硅纳米柱(SiNPs)过程中的各种力学行为,并首次 ...
-
一篇严肃的综述:崔屹教授谈金属锂负极的“复兴”
材料 由 X-MOL发布于 2017-03-22 笔者曾听过一次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的报告,他提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经历了一场"周而复始"的研究过程.最早,锂电池就是使用金属锂做负极 ...
-
硅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首选
新时代电新团队 开文明/丁亚/王琎/赵勇臻/曹瑞元 石墨负极潜力挖掘完全 电芯能量密度和负极材料的克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目前,高端石墨克容量已经达到360-365mAh/g,接近理论克容量372mAh ...
-
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七:HJT 研发与产业化持续推进
来源:金融界 2021-04-07 15:43:49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近期通威股份.华晟新能源等HJT 电池研发进度靠前的企业进展顺利.HJT电池提效降本路径明确,产业化与设备国产化快速推进,已 ...
-
崔屹鲍哲南团队联合设计新型电解液,实现库伦效率99.5%,有望解决金属锂电池循环寿命难题丨专访
电动车以方便.环保作为出行工具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它的电池问题却一直被诟病. 目前,锂(Li)离子电池作为常用的电动车电池被广泛地应用.但是,在它发展 30 多年的时间里,其能量密度(单位质 ...
-
钠离子电池板块大涨 产业化持续加速 券商预计2025年市场将超500亿
同花顺综合 2021-07-23 7月23日,钠离子电池大涨.截至发稿,中色股份.东方锆业涨停,格林美.鸿达兴业涨超9%,盛和资源涨超8%,科力远.湘电股份.三祥新材等个股纷纷跟涨. 此前,宁德时代将 ...
-
虚怀若谷的斯坦福终身教授——崔屹
人物简介 崔屹教授1976年出生于广西省来宾市,纳米材料科学家.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佛大学,是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曾经作为学生的他,也是学霸中的战神,在哈佛读博,在加州伯克利读博士后,在无数人梦 ...
-
崔屹:锂电池+纳米技术=能源奇迹
崔屹,199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200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就职于斯坦福大学材料系,同时任纳米材料期刊Nano L ...
-
硅基负极,下一代核心负极材料
硅基负极,下一代核心负极材料
-
美国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课题组--超薄锂金属-氧化石墨烯宿主箔用于厚度可控的锂电池
基于相对较薄(≤20μm)和自支撑的锂金属负极不仅能够实现高能量密度电池,同时能够实现负极的精确预锂化.但现有的锂箔太厚(通常为50~750 μm),或者机械应力不够,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鉴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