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九十论》其八
相关推荐
-
卷五、六 36,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液得下,则便可通,胃气因和而硬满除,则身必濈 然汗出而解矣. 集注 程知曰:此言阳明兼少阳,宜用小柴胡也.不但大 便溏为胃未实,即使不大便而呕,亦为邪未入里. 硬 ...
-
卷五、六 38,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注 凡柴胡汤病证,不与柴胡汤而反下之,不变他病, 柴胡证仍在者,可复与柴胡汤则解.但以误下,其 证必虚,故解必蒸蒸而热振振而寒,邪正交争,然 后汗出而解也. 集注 ...
-
伤寒九十论
作者:许叔微述朝代:宋年份:公元960-1279年 辩桂枝汤用芍药证(一) 马亨道.庚戌春病.发热.头疼.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宛然桂枝证也.时贼马破仪真三日矣.市无芍药.自指圃园.采芍药以利剂.一 ...
-
资料|许叔微-伤寒九十论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号白沙,又号近泉,真州白沙(今江苏省仪征市)人,宋代杰出的医学家.研究和活用<伤寒论>之大家.经方派创始人之一,曾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集贤院学士, ...
-
《伤寒九十论》阳明当下不当下,下后也不要急着滋补
<伤寒九十论>阳明可下证(六) 一武弁李姓,在宣化作警,伤寒五六日矣,镇无医,抵郡召予.予诊视之,曰:"脉洪大而长,大便不通,身热无汗,此阳明证也,须下." 病家曰:& ...
-
《伤寒九十论》
作者:许叔微述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辩桂枝汤用芍药证(一) 桂枝加附子汤证(二) 桂枝加浓朴杏子汤证(三) 麻黄汤证(四) 大青龙汤证(五) 阳明可下证(六) 阳明蜜兑证(七) 肾 ...
-
《伤寒九十论》完结
脾约证(八十二) 一豪子郭氏.得伤寒数日.身热.头疼.恶风.大便不通.脐腹膨胀.易数医.一医欲用大承气.一医欲大柴胡.一医欲用蜜导.病家相知凡三五人.各主其说.纷然不定.最后请予至.问小便如何.病家云 ...
-
《伤寒九十论》其九
汗后劳复证(七十三) 有人伤寒.得汗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宛然复作.断之曰.劳心所致也.神之所舍.未复其初.而又劳伤其神.营卫失度.当补其子.益其脾.解其劳.庶几便愈.医者在座.难之曰.虚则补其母 ...
-
《伤寒九十论》其七
刺阳明证(五十五) 庚戌五月.李氏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浑身疼痛.脉浮大而紧.予投以麻黄汤.数服.终不得汗.又多用张苗烧蒸之法.而亦不得.予教令刺阳明.少间汗出 遍身.一时间.是夕身凉病退.论曰.刺热 ...
-
《伤寒九十论》其六
发黄证(四十六) 五月.避地维扬东面里沙中.一豪子病伤寒八九日.身体洞黄.鼻目皆痛.两膊及项头腰皆强急.大便涩.小便如金.予诊曰.脉紧且数.其病脾先受湿.暑热蕴蓄于足太阴之经.宿谷相搏.郁蒸而不得泄. ...
-
《伤寒九十论》其五
发热恶寒证(三十七) 人患发热恶寒自汗.脉浮而微弱.予以三服桂枝投之.遂愈.仲景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宜桂枝汤.论曰.仲景云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