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锋 | 试从三焦理论认识柴胡类证的证治规律

(0)

相关推荐

  • 竹叶前胡汤

    ♦竹叶前胡汤 出自<千金方>,条文说: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 前胡2 甘草2 半夏2 芍药2 黄芩1 人参1 桂枝1 生姜3 大枣30个 (柴胡桂枝汤,前胡换成柴胡)+竹叶1升当 ...

  • 深度解析和解少阳法

    邪踞少阳,是指邪在少阳三焦半表半里,引起津气逆乱,筋膜失柔,胆流不畅的病理改变. 和解少阳,是根据邪在少阳病机拟定的治法. [适应证候]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 ...

  • 一个被常用于治疗痤疮的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论>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有关原文论述: 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本条证候: ...

  • 阳明病与少阳病*

    ​2.阳明主阳门之合,乃阳之大者,热易聚之,热聚生燥,故曰: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故治阳明病,治燥热也.阳明者,胃肠也,然言大肠则肺已赅于内,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也.燥伤于肺,肺液为之枯涸,燥热立起,此即阳 ...

  • 寒温沟通论膜原(下)——辩证的统一(医理纵横)

    刘英锋 刘新亚(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级博士生 广州510405) 指导:陈瑞春(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指导:熊曼琪(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405) 原载于<江西中医药> ...

  • 伤寒论96条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第96条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 ...

  • 刘英锋 | 木土相克理论与乌梅丸的应用

    肝主风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故生理上"土得木而达之","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临证指南医案>此是克以制用:所病理上,则因肝性强而易亢.脾性柔弱易衰,"风木一 ...

  • 刘英锋 | 姚荷生从三焦论水饮

    痰饮为津液异常的一大类病变,即津液游溢体内,遇阴气则凝聚而成水饮,得阳气煎熬而为痰浊.故痰浊稠粘,水饮清稀,大致有别.具体于临床辨证,痰证多从六气立论,有风.寒.热.燥.火诸痰之分,比较切合实用:饮证 ...

  • 刘英锋 | 柴胡汤证中,少阳三焦应为主导地位

    前言 小柴胡汤作为少阳主方,其证属少阳主证之列,少阳统属手足两经,主病也即同涉手足而两经同病,病机自然与胆和三焦通有联系.前人虽有其证主胆与主三焦的不同主张,不过是各持一面,两者并无不可相容的矛盾.但 ...

  • 刘英锋 | 少阳之半非三焦腔膜之莫属,少阳之枢非三焦腔府而不足以胜任。

    少阳为枢,病主半表半里,这几成不疑之公论,然其表里之半,究竟落实何处?学术界并未达到共识.现行说法多以"既不在表.也未入里"."半在表.半在里"."表 ...

  • 刘英锋 | 三焦腑病——热实结胸的证治概要与运用举例

    六腑之一的三焦,作为脏象学说的特殊内容,在现行的脏腑辨证体系中,一直未得到充分展示而存在着疑惑.笔者曾从热实结胸的形成机理.部位特征.病性特点和立法处方等方面,剖析了该病与三焦腑证的内在联系,本文则根 ...

  • 少阳理论与柴胡类方活用——刘英锋

    刘英峰男,江西南昌人,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博士.博士生导师,岐黄国医书院副院长,省级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分会.名医研究分会常委,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中医专家组成员.中医家 ...

  • 刘英锋 | 从中焦湿热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导读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简称慢疲征)为西医病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办法.中医学从劳损.湿郁等角度探讨慢疲征的有效治疗方法,并显示了极大的潜 ...

  • 刘英锋教授讲授古今柴胡类方活用摘录

    ●柴胡类方的界定:小柴胡汤母方:经典柴胡类方:后世柴胡类方. ●柴胡类方的系统解读:主治病证关联:配伍功效之衍化-形成系列化的辩证选方思路. ●柴胡类方的临床活用:异病同治-推广应用:同中有异-花裁应 ...

  • 刘英锋:宣痹汤治疗上焦湿热的灵活运用

    黄希.胡任飞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1-07-02 上焦宣痹汤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故称上焦宣痹汤),由枇杷叶(刷去毛)10g郁金10g射干6g白通草3g香豆豉6g五味药组成, ...